现在的社会现实应该是养儿不必防老。
养儿子不需要指望有一天养自己的老。虽然物质可能不会,但是精神的诉求总是难免会。
当儿女长大的时候,翅膀硬了,就会飞走,自组小家庭,只留下父母两个人,或者一个人守着空洞洞的房子。
这是一个因缘的规律,很多人没有办法回避。
如果是老人生活自理、身体健康?收入可以的话,那么应该也还是过得去。
是的,父母身体健康,又有收入,似乎还说得过去。父母会自我安排或者自我排遣心中的一些情绪的纠结,日子倒也无妨。
问题是有的父母则是贫病交加、无人看顾的凄凉老年,应该是是人间悲惨之事。
大庆有一个佛教徒给我打电话,我们也不认识他,打电话就是向我们求助。我说:“您是什么事?”他说:“儿子也不理我,姑娘也不理我,谁都不要我,我怎么办?”我告诉他“此时,你正好可以学佛。”“我学佛也学不进去……”“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说明佛法并没有让你看破人生的真相,并以此改变你的执着”。说来说去,最后直到他自己觉得原来是自己错了,并且愿意反省、改变。虽然这件事我很欣慰,但是究竟能改变人们多少,我们也不知道。
当别人求助我们的时候,我们总是要给予回应。如果我们一直都是麻木,那么这个信仰肯定是没有生命的。面对娑婆世界的现实,我想说:“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如果我们要同别人比较而计较,那么只能是越来越烦恼。因为我们经常比的是好的现象,所以越来越不平衡。如果我们比不好的,那么心里会比较平衡。“因为别人比我更不幸,那么我现在终于可以安慰自己了”。因为我们心里舒畅了,所以心态是可以调整的。为什么呢?因为法无定法,所以足以平恒和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