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尽一份心,买一盆花;他也尽一份心,买一个家具,那么家庭慢慢地就会觉得温馨。对于一个佛教徒,为什么要谈家?因为每个人都离不开家,所以是回避不了的根。虽然我们已经出家,但是应该是心理心里的出家。即使我们到寺院里,也是要有一个房间来住,我们又何曾离得开这个空间?如果被这个空间所束缚了,那么说明我们的出家也是没有说服力的。虽然走出这个家,只有认识缘起性空,才能够不执着所缘境。虽然不执着,但是要随缘历事炼心。因为随缘是对现实的面对和接受,所以不变是处理和放下的修行。随缘,不是攀缘,也不是拒缘,而是通过随其因缘历事炼心。
当然,家庭还要有比较欢喜的气氛。大家在这个家里应该有安全感、舒适感。同时,还要觉得家里有幽默感。如果家人整天板着面孔,好像谁欠谁钱似的,比如面沉如水、一言不发,那么家庭的味道已经没有了。我想,佛教徒有责任付出和营造家庭的和谐与和睦。在这个过程中,不但是修行的道场,而且是慈悲和智慧的培养。
当然,佛教徒首先就应该有自己的责任:“我们要营造一个欢喜、和谐的气氛。”因为这是在演戏,也是在修行,所以让别人欢喜、自己也在欢喜,佛陀更是欢喜。如果我们让别人不欢喜,我们不会欢喜,佛陀更不会欢喜。《普贤行愿品》有“若使众生欢喜,即使如来欢喜”,这个账大家需要算清楚。如果我们自己不为家人考虑,那么学佛只能是招牌而已,并不具备利他自利的学佛内容。如果坚持极端的特立独行,那么不但没有了饶益有情的内容,而且自己也没有了修行的对境。这已经同佛教没有了关系,同佛教的信仰背道而驰了,这应该是不符合佛法中道圆融的。
佛教徒应该反思自己的言行,而不是苛求别人,这也是另外一种身教重于言教旧弘法,我们不可以忽略这样的内容。如果我们忽略了这样的内容,那么佛教徒恐怕就是不接地气、脱离现实的信仰。如果不接地气、脱离现实,那么莲花何可依止?如果太过苛求别人而不是反省自己,那么更多的人就没有办法受益于无常、无我、解脱的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