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波法师:佛陀说:众生皆有佛性!

我们觉得佛陀特别会骂人,不过他骂得很有艺术。比如说,佛陀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有五种非人。非人就是“不是人”。


这话已经很严重了。如果佛陀说我们:“这人不是人,非人”,那么你说我们舒不舒服?肯定会很痛苦。我们授戒时还问:“你是非人否?”你是不是不是人呢?我们既然是人,就应该要有道德、修养、人品、做人的价值观念,要担当、负责任。这些东西其实都是有标准的,不是没有标准。


佛陀说:众生皆有佛性!众生虽然是有佛性,但是这是空性,或者是“可能性”。如果一个人既不信佛也不学佛,那么他哪里会有成佛的可能性呢?所谓的空性或者“可能性”就会无限漫长。只有他回心转意的时候,这个时间才可能会缩短。

所以佛陀确实会骂人。


“不是人”是非常严重的事情,就是没有道德、没有礼貌,已经不像一个人了,应该笑的时候他不笑。


这样的人,大家都笑的时候,他就是不笑,如古人所说:一人向隅,举座不欢。大家都在笑,而你一个人躲在角落里向着墙壁,像冤大头似的;别人一看,莫名其妙,说:“这人怎么回事?他是不是对我们有意见?”所以,我们该笑的时候要笑,不该笑的时候不要冒傻气。比如说,人家在那里吊唁,你却噗嗤一声笑了,大家会觉得,你这个人没有道德。除非是精神病人,否则不可以这样。精神病人,人们不会同他计较,犯法都不负责任!所以我们不能同他相比?我们是学佛的,不能学神经病吧?


所以说,我们不能没有道德,也不能没有礼貌,更不能不像一个人;应该笑的时候要笑,不应该讲话的时候不要讲话,凡事还要有度。原来这里讲课时还有人讲话,斋堂里用斋时也有人说话。春节那天,我印象极其深刻,二〇〇三年元旦时的情境又出现了,斋堂就同菜市场一样。打饭用嘴打吗?不用;吃饭用嘴,但并不是用嘴发出声音来,更不需要大声喧哗和交谈!请不该说话的时候不要说话。


应该欢喜的时候他不欢喜。


这也不对。有人做了好事,大家都欢喜,就你嫉妒不欢喜,甚至怀疑人家是伪君子,那也是不道德的。


应该做好事的时候他不做。


而且他还美其名曰“我不执着”。如果你不执着,就可以不负责任吗?而不执着更应该做好事才是!因为你都不执着了,你凭什么不恒顺众生让大家欢喜呢?否则,所谓的不执着就是借口,那不可以。


应该同人相处的时候却孤僻、不随缘、特立独行。


这样的人,应该与人相处、合作时,他就是不与人相处、合作,显得与众不同,“我就跟你不一样”。当然,不违背法律和道德,乃至佛教的三皈依等戒律,可以尊重个性,但需顾全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