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波法师:说一尺不如做一寸,毕竟身教重于言教

精进佛七,就是希望大家用心一处,何事不办?在这几天里,培养自己的信愿行——往生净土的三资粮!有人给我发信说,要克期求证!我非常感动。我想,这是禅门打禅七用语!希望禅修期间开悟……所以我们就别克期求证了,我们这几天,如果把人生的故事,学到减法,心里减少挂碍,不再恐惧……那么我们就成功一半了!如果我们越学故事越多,越学越复杂,越学越麻烦,那就不是心中清净,此时还要往生净土,那就无异于:执象而求,咫尺天涯……恐怕自欺欺人,遥遥无期了!可以从这里开始,却不可以从此结束……


佛就是醒来的人!阿弥陀佛,就是他已经醒了,他不忍独自醒来!凡看到别人还睡着,同体大悲的使命和责任,使他必须把他唤醒!凡菩萨行必如是!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更是大慈大悲!别人暂时不醒,那好,我接你到极乐世界去!这是一个方便!当我们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现在还会纠结、纠缠、在那个是非里面迷失吗?还会患得患失,上那个非法的、控制人的所谓的道场吗?真的信仰,必守规则!极乐寺不会控制任何人,你愿意来,欢迎;你愿意走,不挽留!你自在,我也自在,大家都自在!这就是一个合法守戒寺院的担当和责任!


我们这座寺院为什么叫极乐寺?当年哈尔滨有一百三十六个教堂,哈尔滨特区行政长官朱子桥和社会贤良聚在一起研究怎么办,因为这个城市的洋人已经超过一半了。大家都很迷茫,说我们这座城市的风水都让洋人给占了,那怎么办呢?于是大家就商量说:我们还是建一座寺院吧!在哪里建?在龙头上建。龙头在哪里?当时这个地方叫秦家岗,也叫龙头,最高点在这个地方,就是我们的七级浮屠塔前面那里,于是就在这里建了一座寺院。可见,极乐寺的最初因缘是朴素的爱国情怀。在极乐寺建寺前,时任中东铁路稽查局长的陈飞青居士,请倓虚老和尚来讲《佛说阿弥陀经》。为什么讲《佛说阿弥陀经》?因为他笃信净土,所以请老和尚讲《佛说阿弥陀经》。所以,归宿是西方极乐世界。当时的哈尔滨是中华民国特别市!通过段其瑞总理批准,朱市长化缘等众缘和合的极乐寺,来之不易!


“极乐寺”这三个字,是清朝光绪皇帝的老师翁同龢[hé]的学生张謇[jiǎn](清末的状元)写的。他被称为“南通张謇”,所以我们前边那条大街叫南通大街。极乐寺有很多历史故事,但是所有的这些故事都告诉我们:这个寺院是念佛的!必须念佛!念佛了生死,念佛得解脱!念佛才能够找回我们自己回家的光明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