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波法师在第六届世界佛教论坛焦虑与解压分论坛上的论文——试论佛教欢喜精神的时代意义

图片
焦虑与解压


——试论佛教欢喜精神的时代意义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黑龙江省暨哈尔滨市佛教协会会长


哈尔滨极乐寺方丈 静波


摘   要


本文是探讨佛教的欢喜精神,通过对佛教教义中有关欢喜的阐释以及其在对治焦虑方面的理念和方法进行分析,结合现代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研究成果,阐述佛教欢喜精神如何为人们提供一种独特的解压途径。同时,探讨在现代社会中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佛教欢喜精神,以期帮助人们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实现内心的宁静与喜悦,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贡献佛教力量。


一、焦虑普遍存在


有调查显示,焦虑已然成为全社会的普遍现象,不同的人群存在着各自的心理焦虑问题。挣扎在生存线上的人焦虑衣食住行,有安全意识的群体焦虑国际环境、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等问题。有资料表明,城市焦虑人群占比达到了30%,全国有心理疾病的人数创新高,可见焦虑和心理疾病比熬夜更普遍、伤害性更大。


即使是生活在寺院里的出家僧众,也同样能够清晰地接触和感受到社会民众的焦虑和压力,很多人来到寺院寻求方法和答案,希望摆脱焦虑困扰。他们带来的问题五花八门、林林总总,生活、工作中的烦恼,有形或无形的压力,不踏实、不自在、杞人忧天、疑神疑鬼大有人在。有些甚至寻求外道帮助,对此,我常常会说这样的人什么都不犯,就是犯傻。


二、压力是焦虑的根源所在


面对压力,佛陀在《法句经》中有教诲:“动摇不定者,苦难随之至;心无所住者,坚定自心者,痛苦则不生。故要稳住心,犹如稳驭车。”《法苑珠林》说:“一切众生,志性无定,随所染习;近喜则喜,近恶则恶”。这就提醒我们,在面对贪、嗔、痴、慢、疑、不正见的压力的时候,最重要的是拥有慈悲和智慧,那么痛苦和压力便无法侵袭我们的身心。

图片
三、解压除虑是共同的期待


心理焦虑是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问题。面对复杂的生活环境和社会压力,几乎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出现过焦虑的情绪,大部分人都可以通过自我调整而缓解,但也有一部分人,在某个特定境遇中,是无法自我调整的,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会向佛法寻求帮助。


焦虑问题亘古至今无处不在、无孔不入,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有人惊奇地发现:佛教信仰者自杀者甚少。对于这个问题,梦参老和尚用亲身经历给出回答,老人家说:“为什么佛教弟子没有一个自杀的?也有的,那是假和尚不是真和尚,真的和尚绝不自杀。自杀犯戒,而且犯根本戒。”千百年来,佛教徒面对“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时,如果具备了利他中完成自利的慈悲和智慧,那么就给出了对治焦虑、达到解脱烦恼和生死的根本性答案,这个答案即简单明了,又有理有力。


同时,佛教修行的解压功效,越来越多的被社会大众接受和应用。《华严经》说:“众生苦难,常生我心;我以自身,广度万物。”除了认识和面对压力,还要通过转变行为方式来解决自我执着问题。佛教徒可以通过诵经、听经、念佛、礼拜、打坐,让自己执着的心转移消化,缓解焦躁不安的情绪。因为“我”是缘起无自性,所以需要历事炼心放下自我:顺境感恩,逆境锻炼。


僧肇大师曾经有:“四大元无主,五蕴本来空。将头临白刃,犹似斩春风。”这种大自在、趋于解脱的心理境界,在普通大众的眼中可能是遥不可及的传说。然而,佛陀创教伊始,即将目标定位到了人类迫切需要又自身无法解决的心理学难题上。梁启超先生在《佛解人生》中写道:倘若有人问我:“法”是什么?我便一点不迟疑答道:“就是心理学。”可见,佛学对心理学的研究和影响是广泛和通透的,佛教慈悲智慧的光芒普照无边众生,终极目标是教人解脱生死、往生净土、成就菩提,现实意义便是:给人信心、给人希望、给人欢喜、给人方便、给人无畏。

图片
四、佛教的欢喜精神是对治焦虑的不二法门


“欢喜心”是佛教的重要概念,是佛教“慈悲喜舍”的四无量心之一。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之间存在着紧密且相互关联的关系,以舍为基础,慈与悲相辅相成,而喜心则是一种积极正面的智慧体验,是修行过程中的感同身受。这种喜悦并非外在物质的满足或短暂的情绪波动,而是基于深刻智慧和慈悲心生起的内在宁静与满足。它超越了世俗的喜怒哀乐,是一种转识成智的解脱自在。医生治病讲究标本兼治,针对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焦虑和压力,佛法“从心出发”,教会人们认识到自己所执着的一切,原来都没有实在性。于是弥勒菩萨有“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如果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那么我们的焦虑和压力无非就是:“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哈尔滨极乐寺开山祖师,自称“湛山老人”的倓虚大师是中国佛教界的“三虚”之一,平生留下许多传奇与佳话,其中大师出家后度化妻子的精彩对话与自述尤为感人,堪称是化解焦虑的教科书式的经典案例,在这里与大家分享:


倓虚大师最初出家的目的,主要是弘扬佛法,让世间人明白佛理,晓得因果,改恶向善,离苦得乐。大师有愿心在先,将来如果出家成功之后,再回来度脱妻子眷属。九十月间的一个晚上,大师在陆炳南、王志一等几位老友陪同下回家。见了面,夫人放声大哭。


大师说:“我来了你应当发欢喜心,不应当哭啊!哭有什么用处?”


良久,夫人才哭泣着说:“你走了连言语也不言语!”


大师说:“当初我要言语的话,你还能让我走吗?”

“你走了家里怎么办呢!”


大师说:“我走了这三四年连信也没给通,不是你们到现在也还能活着,没有饿死吗?不是也能办了吗?”见夫人没有话说,大师接着又说,“这是我到别处去出家,到今天还能回来看看你,假定我得一个急症死去了,永远不回来,那你怎么办?不是你们还得要活着,还得要办吗?”


“哪能这么快!这么巧!说死你就死了吗?”


大师说:“这事情谁也不能作保证,例如我在十七岁那年,刚刚和你结婚才不过四天就死去了,当时你不是捏着鼻子哭吗?幸而我又还醒过来,才活到现在,不然你也许守一辈子寡,也许又另嫁人了。还有我们对门的那位金同学,和我同日结婚,也和我同日死掉了,当时他女人,红妆艳服未去,马上就披麻带孝,拉起孝绳来,这些情形你不是都亲眼目睹吗?谁能给保证能不死,谁能给作保证能不快死!还有像你娘家的哥哥,嫂子,都才活了四十几岁,还没活到我们现在的年龄,老早就死了。还有其他邻居家,亲戚家,年青小伙子,正在年富力强,忽然得个急病,不几天就死了。像这样情形,你没看见吗?你之所以不让我出家,无非想让我在家里能升官发财。”


倓老列举的这些,都是家人身边发生的真实故事,句句没有提到“无常”二字,却又句句都在用人人都听得懂的语言,表达一个中心思想,就是“无常”——世间的万事万物,没有一件是常住不变的,都在不断地变化之中。


佛法里面讲“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八苦。焦虑不安是哪一种苦呢?焦虑不安,其实是“求不得苦”中的一种。因为求不得,所以会不安,进而会焦虑。自己明明不断地努力去做了,但收获却与付出不成正比。世间的万事万物没有一个是常住不变的,都是变化的,都是没有实在性的!众生个个都有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五阴炽盛、求不得苦,乃至千差万别,各有各的痛苦,各有各的不幸,各有各的因缘。


心理焦虑就是人的欲望不能满足时所带来的负面情绪,是心的烦恼相。简单讲,不外乎“得不到”和“怕失去”。佛法讲缘起性空不执着,性空缘起要负责。因为世间万物都是缘起性空,即使是我们最重视的“自我”,也是种种因缘条件聚合之后的假相。既然“我”都如此的不真实,那么我们对“得不到”和“怕失去”的执着其实更加没有意义,所以佛教常劝人“看破、放下、自在”,这就可以从根上对治:有常者必无常。


《阿含经》中佛陀说“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世间一切法都是因缘和合而成的,万事万物不可能长久不坏,保持原貌。任何事物都随因缘变化而时刻改变,有成就有败,有生就有灭。“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金刚经》这句经典的佛教教诲,提醒我们要认识事物并不是我们想象中那么实质和持久。正如泡影、梦幻、露水、闪电,压力也只是一种瞬间产生的心理反应,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顽固。


没有了焦虑,就会达到心生欢喜,如佛陀所说的人生境界:“何喜何笑,念常炽然,深蔽幽冥,而不求锭。”


所谓“何喜何笑”,意思就是:“为何欢喜为何嘻笑”,有什么值得欢喜的呢?只有摆脱愚痴缠绕,智慧才会现前。


所谓“念常炽然”,意思就是“都是妄想心中烧”,胡思乱想:想过去、想未来,心中在挂碍,心中在纠结……所以我们就会被束缚和困扰。大家凑在一起,往往不是为了讲说佛法,而是谈论是非,谈着谈着,焦虑会不请自来。


所谓“深蔽幽冥”,就是“愚痴缠绕而不知晓”,完全被愚昧所包围的人,就会与智慧断了缘分,没有智慧何以抗拒压力?


所谓“而不求锭”,就是如果智慧之光无处寻找的话,那么他们哪里会有智慧呢?他们哪里会有解脱呢?如果我们要得到欢喜人生、自在人生、解脱人生,就要向佛陀学习智慧和慈悲。先有智慧,后有慈悲。如果没有智慧,那么我们所谓的慈悲恐怕就是好心做坏事。智慧和慈悲,如同佛陀的两只脚,缺一不可!


上述种种无非告诉我们,佛教的因果观、因缘观和慈悲观是对治焦虑的良药,从而进一步印证了佛教的“无常、无我、解脱”三法印的真实不虚。

图片
五、扛起佛教的责任,以欢喜精神普度众生


《维摩诘所说经》中长者子宝积赞佛为“度老病死大医王”,又如《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云:“时薄伽梵大医王,善治世间烦恼苦。”佛能度众生超脱生老病死轮回之苦,佛能治世间种种烦恼忧苦。走进新时代,与大家一同畅谈人间佛教的理论与实践,共话佛教中国化及人间佛教未来,尤其是选择了“焦虑与解压”这个接地气的话题,心中自然而然生起一种责任和使命。做为佛教中的一分子,我们不能只顾自身得离苦,而置迷惘徘徊中的众生于不顾,那样就迷失了“不忍众生苦、不忍圣教衰”的初心与本份。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佛教所面临的现实,出家人的责任和定位应该是,“如能转念何须我大慈大悲,若不回头谁替你救苦救难?”


勇敢面对,坦然接受,智慧处理,安然放下。这就是佛法带给我们的智慧与慈悲,这就是佛教的中道圆融。这恰恰印证了佛法与世间法的关系,是“不即不离”的不二法门。无论“二谛融通三昧印”,还是“不依世俗谛,不得第一义”,抑或“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都是不即不离的命运共同体。由此,可以改变一般人久已的困惑,转变佛法与世间法的矛盾与对立。如此,如同莲花要感恩它下面的泥与水的滋润,而高原陆地不会生长莲花。那么我们将会面对生活,欢喜自在,感恩感动,随缘努力而历事炼心。正是: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经云:“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先要为众生做马牛,服务众生。为人民服务应该是源于佛教。普通人内心是有“我”的,有我就会自私,自私就会计较得失成败,计较就会感受压力,压力又带来焦虑,焦虑就会伤害身心,就会给社会带来负能量。佛教恰恰是学无我的,因为无我所以能够无私,因为无私,所以能够无所畏惧。生死都可以放下,更何况是为众生做马牛呢?如果甘愿服务众生的人多了,那么世界就会变得更加和平,当然会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华严经》云:“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花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花果。”可见,佛教在利他中完成自利,帮助了别人,成就了自己。其实就是将广大众生利益放在首位,这些赋予中国佛教旺盛的无我、无私、无畏的精神,在广大信众当中奠定了文化自信的基础和影响力。


若有人问,欢喜人生的境界是什么样子呢?宋代大慧普觉禅师有:“人有心看月,月无心照人。有无成一片,方始得惺惺。”还有见月律师:“遭遇任何事,皆作游戏想”。让我们了知世间一切诸法,不过是因缘的暂时显现而已。见月律师还有:“一梦南来数十秋,艰危历尽事方休。尔今问我南游迹,仍把梦中境界酬”。更是将“一切有相皆归于幻”阐释得淋漓尽致。


极乐寺开山祖师倓虚老和尚的开示同样恰如其分:佛祖家当,本地风光。八面玲珑,不假色庄。山河应是山河,边疆应是边疆。动物任其孕子,植物随其流香。气候任凭寒暑,时间随自短长。家翁主宰无心,家丁服务平常。与之者不知亲疏,受之者莫知其详。天然大业,最忌装璜。有意求全,反致损伤。此是我释迦老子,太平家法。取之不得,舍之不当。不取不舍,乃吉乃昌。


祖师的教诲是佛教欢喜精神的最好诠释,愿众生理解大德的苦心孤诣,更加懂得“有佛法就有办法”的道理。从而化烦恼为菩提,化腐朽为神奇。祈愿人人学习无常、无我、解脱,远离苦恼,解脱生死,欢喜自在,平安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