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让我们举几个例子,感受一下感动的滋味。
有一次禅师在佛殿里参禅,有一个小偷进来偷东西,以为禅师在打瞌睡,于是就开始寻找钱物,左翻右翻。偷完要走,才一跨出门槛,禅师说话了:“站住!”小偷吓了一大跳。禅师说:“你明明拿了我的东西,拿了我的香油钱,也不说一声感谢就要走吗?你太没有礼貌了!”这个小偷一听也有道理,于是赶紧说:“谢谢大师!”然后就逃跑了。
他不知道禅师是啥意思,闹了半天,禅师是给他机会改变自己。
后来这个小偷被警察抓到了,自己就招供说:“曾经到寺院里偷过寺院的香油钱,拿了寺院的东西。”于是警察就把他带来问禅师:“他有偷过寺院的钱吗?”禅师说:“没有的事啊!”
看起来这个禅师在保护坏人,其实不是,而是在救坏人。禅师这个时候是需要去帮助坏人的。
警察说:“可是这个小偷自己招供了,说某年某月某日偷了寺院的香油钱。”禅师笑笑说:“那不是偷,是我送给他的。不信你问他,他走的时候还向我说‘谢谢’哪!”
确实有过这样的经历。
小偷后来听到了禅师这样的解释,内心大为感动,刑满释放之后,就跟着禅师一起出家,成为一位很有名的高僧。
这样的故事让我们感动,但是我们可能也会有想法,比如说,这样的人寺院里可不可以容纳?应该可以容纳!当然,这是个特别的例子。我们想说的是,放下屠刀可以立地成佛,但是如果这个小偷偷上瘾了,到寺院后依然会偷,那么社会的游戏规则就被打乱了。虽然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很憧憬、很羡慕、很敬仰那位禅师的行为,但是更多的时候还是要维持规则,还是要把好人请到寺院里来当和尚。不然的话,那不就麻烦了吗?
因为和尚是给人家作表率、作楷模的,他的简历是被大家所注意的,所以尽可能要有正面的东西。但是我们不会拒绝这样的人学佛,我们会影响他,会去改变他。只是决定因素在于当事人自己!佛法广大,不度无缘之人;天雨虽宽,难润无根之草。我们只能随缘,而不是攀缘或者任性。
所以,我们需要常常给人感动。譬如,我们办法会的时候,寺院外面经常会有一些我们常说的社会的游僧、野佛,或者是一些假和尚,聚集在寺院周围。
记得二〇〇三年的时候,有人发布一些帖子,号称极乐寺举办法会,银行卡号都给他了。我们到银行去查的时候,看到一个人把头蒙上,露着眼睛去取钱的那样的镜头,连公安局也无可奈何。可见,这个假和尚是老江湖了,诈骗高手。可见,我们的信徒需要提高警惕,不仅仅要提醒自己防止上当受骗,也要告诫其他的人防止上当受骗。
我们有太多的责任,不是我们捐钱,一捐完就了了,他下地狱,那是他的事;还要考虑:“我捐的钱,如果他没有用到应该的正道的地方,那么我也是有责任的。”因为这样的想法,我们就具备了真正的菩萨行为,如果我们就是不考虑事情后遗症,那么就不能成为一个菩萨行的佛弟子。
这种情况是我们要注意的内容。虽然我们同情这些骗子,甚至不会过多地恨他们,或者指责他们。但是,这样的事情,我们需要去防范和避免,其实也就是拯救他们不要堕落。让自己不再上当受骗,从而让整个社会维持道德的规范。这一点,我想,我们在座的佛教徒应该还是需要具备免疫力和抵抗力的。我们再举一个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