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波法师:法无高下,契机者妙

我们所要感悟的真心——所谓的一真法界、所谓的空性、所谓的佛性、所谓的真如、所谓的法界、所谓的实际理体,或者如来藏,其实今天应该给它一个准确的定位:原来都不过是接引众生的不同方便用语而已。


其实,佛性也好,妙明真心也好,真如法性也好,一真法界也好,还是法界也好,实际理体也好,如来藏也好,它们只是不同的表现形式,本质是完全平等的。因为接引众生的不同,所以才有了差异和变化。因为有了这样的差异和变化,所以让我们感觉到,佛法好像是不一样的;但是在体上绝对是没有差异的,就像我们刚才所说的清净心:体上平等,用上各有不同。因为有了形形色色的众生,所以佛法才有了各种不同的法门。我们不能否定任何一种法门的存在价值。因为它是要对治和解决我们众生问题的方便,所以“法无高下,契机者妙。”

如此看来,所谓的“大”即是无边无际,就像《华严经》所说的毗卢遮那佛——华严三圣第一圣。


毗卢遮那佛就是法身佛,意即遍一切处,也就是无处不在。只是人们更习惯于去见大雄宝殿的化身托钵乞食佛,以为那才是真实的佛陀。其实就佛教的根本而言,我们所要学习的正是空性,与空性相应的清净心正是:“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由此根本空性而方便有,由此方便有回归根本空性;不二平等法门,谁又离得了谁呢?只是众生著有,所以说空;若是著空,必然说有。学佛的过程,如剥芭蕉,总是归无所得。如此“佛祖家当,本地风光”,又何处不是我们的安身立命之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