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波法师:人生只是相互路过的风景,也不必结怨和仇视

只是我们今天常常会发现,很多的念佛人比较苍白:一边念佛,一边烦恼、搞是非、污染环境,这是一个问题。不管在任何一个地方,如果我们纵容了这种念头,那就意味着这不是一心皈命道场。因为道场一定要有解脱道,这个道又是什么道?佛道,它不应该是口是心非的六道轮回的道。唯其如此,我们需要明白,只有依教奉行,才是佛教的传统文化。如果离开了这个文化,那么佛教徒应该属于不务正业。


既然我们知道这个道是佛道的时候,那么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坚持自己错误的思想和行为呢?我们就应该以和合结缘为重,以相同的学佛目标为准绳,走到一起来。如果彼此没有共同目标、各执己见、不换位思考,那么人生只是相互路过的风景,也不必结怨和仇视。佛教的六和敬告诉我们,只有拥有了这六个标准,我们才能共住,才能够有佛缘凑到一起学佛。如果有人没有六和敬,那么何须共住?但是不共住并不意味着对你是歧视或者仇视。

举个例子,比如大家本来都在念佛,一个人突然去磕大头,另一个人又去念咒,你说,难道这不互相打扰吗?只是为别人考虑的人,才是学佛的人。


再举一个例子,我们在这边讲经,那边还是有人在不断地开门往里走,还在嘀嘀咕咕的时候,你认为他对我们来讲不是一种影响吗?不要借口说:“我们不执着”的大话,不执着应该守规矩。从古至今的禅堂里经常会有:“宁动千江水,不动道人心!”因为那个念头生起来之后,它会打扰彼此,无论是为了自己还是他人,我们都需要遵守游戏规则。

就像我在北京通教寺讲经的时候,一个人进来之后,她本来应该悄悄地坐在旁边听经,因为自己来晚了,已经很羞愧了。但是她却在门口的拜垫上拜佛,而且一拜接着一拜,源源不断地拜下去。我当时说:“你是业障鬼吗?为什么不考虑大家?”她于是不高兴了,回家之后就哭,同她的家里人诉苦。当然,我的性格是比较有棱角,也是出于悲心,但是她接受不了,那没有办法。佛教徒需要为别人考虑,不可以因为自己的信仰而任性。


因为当众折腾被呵斥,她在抱怨之余,后来同别人说,要找我算账……再后来又不敢了。为什么?因为她知道我有棱角,在我这里,恐怕她没有什么理由。她的确就没有理由,应该惭愧、忏悔才是。七年之后,再次到通教寺讲经,有人给我顶礼忏悔,原来她彻底想通和改变了。我也告诉她:“现在的你已经不再是当年的你了。”尽管她最初对我无法理解,但是想想看,难道我们不是在为她以及更多的人考虑吗?如果这样的习惯、这样的陋习,依然保持下去,那么她会影响多少人?更何况,很多时候,家里人会纵容我们,社会不会。


上一篇:静波法师:空钵而返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