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波法师: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若无空义者,一切则不成

所谓的空性,如果我们真正认识和相应了,那么生命就会自在、解脱;也一定会感悟到“剖一微尘,出大千经卷”的理事无碍。当然,面对现实,我们或许把一朵最漂亮的花,也会当作平常和普通。为什么呢?因为对于牛而言,再漂亮的一朵花,无非就是一把草而已;所以认识的局限,导致我们的世界、我们现在的果报的差异的局限和困扰,这应该是难免的现实。


因为我们探讨了所谓的清净心,也就是与人生真相空性的相应,所以我们明白了龙树菩萨在《中观论》中所说:“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若无空义者,一切则不成。”

这首偈颂是什么意思呢?


所谓“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因为事物的本质“空”,所以才能由此而生万物。如果不是如此,一切都是定法,那么学佛就没有办法,又怎么能够解脱自在呢?


所谓“若无空义者,一切则不成”,这关乎到佛教徒切实有效的修行。如果一切都是命中注定,那么我们的烦恼和生死必将毫无办法。如果说一切法本来无常、无我,那么佛教徒才能真正历事炼心、随缘自在。

我们已经走惯了六道轮回的怪圈。当佛教徒想要走出生死怪圈的时候,会有一种强烈的惯性,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业力,已经束缚和阻碍了我们的走出来。比如我们坐在汽车上,当汽车突然刹车时,会由于惯性而向前倾一下。为什么呢?那就像我们的习气。我们所谓的贪嗔痴的业力,其实就是如同这样的惯性,很难被改变。而我们不但已经习惯了按照固定的模式思维和行动,我们甚至根本不愿意被改变。以至于我们即使学佛很久了,也并没有真正地改变,也就是佛教徒的解脱自在。如果我们不能够与佛法的空性相应,那么我们的修行就是没有办法。


就像在社会上的人们总是会好奇地问我们:“你为什么当和尚?难道你失恋了吗?难道你有病了吗?”许许多多的问题摆在你的面前。若然我们清楚明白:如果有比世间所谓利益所得的更好东西,那么我们就应该会放下、舍弃那些一般人所认为的高贵、可爱、珍贵的东西。我们不会因此否定别人的追求,因为我们知道出家只是极少数人的因缘。当然,古德先贤已经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允观法师同我分享时,我知道了国清寺曾经有许多高僧往生……我非常感动。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他们就是我学习的榜样,我今天终于能够真正地理解了他们。

上一篇:静波法师:什么是正信的佛教徒呢?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