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经文进一步告诉我们,应当用梵行高远的离俗生活为准则。
在家的居士向谁学习呢?应当向出家的师父们来学;出家的师父们向谁来学呢?向佛陀学习。我们只有向佛陀学习,才可以作为在家佛教徒的依止。否则,没有理由作为在家居士的依止,同时也没有资格称为人天师表。
我们在探讨这样的梵行高远的时候,还要紧紧地抓住戒律。因为戒定慧三学,其最根本最基础的就是必须有戒。如果没有戒,我们是什么?我们在演戏;演戏的结果是什么?因为可以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嘴上说一套,背后做一套,所以没有生命。久而久之,当大家都告诉别人怎么做,而自己是个例外的时候,这个佛法的修行内容就非常苍白无力。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有什么信心,告诉别人这是真理呢?我想:没有了。
因为只有这样,才不会为了慈悲布施,而储积更多的财物。
如此,我们就不会单纯为了慈悲布施,比如觉得“我很慈悲”,居高临下,把东西给别人了,如说:“这个送你吧,那个送你吧”,而积聚了很多很多的财物。毕竟只是工具,不是目的。况且没有智慧的布施,仅仅是福报而不能解脱。
本意是为了满足受施者的欲望。
他们需要,我们给予他们。因为我们要有资本、资粮,然后才能去帮助别人,比如给了张三、李四,本意是这样的。
结果却使自己卷入了五欲之中。
比如,为了布施而去发财。有一个居士曾同我讲:“我要做买卖了。”我说:“你要做买卖,干什么呢?”他说:“我得去布施!”我说:“你选准了对象了?”
但是,往往在我们运作的过程之中,会犯一个错误,我们会在所布施的对象面前有优越感,觉得自己是拯救对方的。同时,我们在蓄积财富的过程中,又会失去了方向感。怎么叫失去方向呢?比如打着一个漂亮的旗号,说:“我做买卖,我为了佛法。”事实上,为了佛法的仅仅是一点点,真正主要的是为了自己发财,这样的事情太多了。为什么呢?因为能够争取更多人的赞誉、理解、同情,然后冠冕堂皇,这样的事情也绝对是有的。所以在学佛的过程中,我们要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
我们可以发财,可以拥有一亿元,那也没关系,左手来可以右手去,这是真正大慈悲。但是,我们常常是当自己拥有一亿元的时候,只能拿一千元,或者一百万元去做功德,这是微不足道的。当然,我们上一次探讨的时候,说应该量力而行,也是要掌握尺度的。但是,这个度也是不能执着的。所以佛法是:离开了执着,才可能会解脱自在;如果有了执着,就自在不了,想自在也实在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