惭愧心就是一种羞耻心,觉得对不起自己、对不起别人。然后说:“我实在太糊涂了,我没有好好地对待您,没有热心地帮助您,太惭愧了,对不起……”认错有什么好处呢?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我们认错,是有好处的,而且好处非常多,妙不可言。这个好处在哪里呢?我们用一个故事来表达。

有两个人家是邻居,一家姓张,一家姓李,张家的人经常吵架,经常闹得不可开交、沸沸扬扬的,左邻右舍都跟着遭殃。
张家一吵架,邻居们都跟着欣赏,也都跟着受污染。而李家却非常和睦,从来不吵架。他们是邻居、隔壁,经常会见面。张家的人就对李家觉得很奇怪,就找那个姓李的人家去问:“你们家怎么就不吵架呢?”
这很奇怪,这样的人确实很奇怪。因为张家吵习惯了,所以别人不吵他还闹心。当然他也奇怪,就问:“你们不吵,为什么不吵?”好奇心促使邻居想了解。
于是李家的人就回答说:“你们家的人都是好人,都认为自己是对的,所以你们就会吵架。而我们家的人都是坏人,都认为自己不好,所以我们就不吵架。”张家的人一听,说:“这是什么道理呀?好人的家庭会吵架,坏人的家庭会不吵架,这怎么可能呢?”
“举个例子说,一个茶杯摆在这一边,你家有人不小心把它就弄倒了、打破了,你家里的另一个人,马上就说:‘你怎么可以把茶杯放在这里呢?那是你的错,不然的话,我怎么会把它碰倒呢?’”
而被说的人可能会说:“是你不注意,你眼睛瞎呀!”于是他们两个人不打起来才怪了呢?我们现在这个社会人心浮躁,乃至于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紧张,不就是因为互相之间不理解、不买账,没有换位思考,都认为自己是对的原因吗?所以最后就只能打起来,然后彼此受伤。
“而我们家的人就不一样,不小心把杯子碰破了,要赶紧说:‘对不起,我不小心把杯子弄坏了。’放杯子的人也会说:‘哎呀,不怪你,这是怪我摆在一个不适当的地方。’如此看来,我们家都是自己认错,然也就不会吵架了。”
李家的人又说:“因为我家的人都认为自己有错,而你家的人都认为自己没错。”现实中,我们不也是这样的吗?我们总是为了洗清自己,从而指责别人错了。
我虽然是大和尚,大和尚是干什么的呢?应该是找平衡的。为什么要找平衡?因为做事要公平、公正、公道。所以,人家来向我告状:张三错了,李四错了。我听了之后,更多的时候都不讲话,因为我一讲话就麻烦了。我一表态,然后他就会出去说:“大和尚说了,谁谁错了。”对方的那个人就更急了!他最后不但会同说的这个人结仇,还会同我结仇,会说:“这大和尚是个糊涂虫、傻子,什么也不知道。”甚至还有流言蜚语和诽谤等等,所以我们不能说。当然关于大是大非的底线、佛教的正知正见,不可以装糊涂。
当那个告状的人同我讲时,我会说:“我知道了,我知道了。”“你知道了,你怎么不表态呢?”每个人都说他自己对了,你说我们怎么表态呢?我说:“那实在就是我错了。”如果没有这个寺院,你们不会来这里,当然也就没有矛盾!所以那肯定就是我错了。往往我们面对着我们的佛教徒,很复杂。如果是社会人,大家不知道我们的标准,也没有什么期望,因为人家不学佛;而我们知道标准,我们学佛,只是要求别人,却不反省和改变自己怎么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