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忍辱仁和”:就是我们一定要忍辱,别人诽谤我们时,不要计较;别人赞叹我们时,也不必欢喜。尤其是别人诽谤我们,说我们是非的时候,那恰恰是成就我们解脱道业的资粮,正是我们要感恩这种人的时候,所以需要忍辱。但是,忍辱要加上波罗蜜。因为我们自己没有实在性,这件事情也没有实在性,那个诽谤我们的人更没有实在性,请问,我们又何必去纠结呢?走出来吧!
所谓仁,左边是一个单立人旁,右边是一个“二”字,意思就是要为更多的人考虑,不要为自己考虑。菩萨都是为别人考虑的,但是我们现在受菩萨戒的人,常常是为自己考虑,没有真正的利益众生的菩萨行,只有菩萨戒牒而已。这当然是苍白的。戒律应当是规范,是要遵守的,不是受完了以后骄傲的资本。所以我们要为别人考虑,要为更多的人考虑。如果我们不为更多的人考虑,就是自私。这一点在我们的身上体现不出来,那么佛教这个信仰就会没有生命。希望每一个佛教徒都能够反思和反省,都能够有说服力。不然的话,就是苍白的。
所谓“设有是人”:就是假如有这样的人。现实中有这样的人,当然,这是一个距离像法时代不是很远,末法刚刚开始的阶段,末法现象还不是那么强烈,但是已经露出了萌芽或者苗头。假使有这样的人做得这么优秀、这么好,那么会怎么样呢?
所谓“众魔比丘”:什么叫魔比丘呢?如果一个比丘总是认为一切法都是不变、固定、实在的,没有戒律约束,没有改变自己的心,为名为利,那么不就是魔比丘吗?这样的出家人,只是穿着袈裟,只是为了招摇撞骗而已。
所谓“咸共嫉之”:这样的似是而非的穿着袈裟,所谓的比丘,会嫉妒真正的修行人,都会看他不顺眼、反感他、诽谤他、诬陷他:就显你了吗?如果我们的寺院里大家都来弘法,那么我们就轻松多了。我们一直在鼓励他们:“你们要去弘法,要去担当……”,但是却不能逼着他们硬干,只能建议他们。希望慢慢地这个环境,能够因为我们每个人的努力而改变。当然,如果不努力,我们也没有办法。我们需要努力,不能告诉别人努力而自己不努力,那当然是苍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