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寺院的僧人过起了丛林生活。
印度的出家僧人不是这样的生活方式。他们都到聚落里托钵乞食,被固定的在家人供养。到吃饭时候,他们到几家乞食,吃饭后把钵洗一洗,经行之后就开始在那里坐禅,通过调身、调息、调气,进而调心。他们就是这样的修行,过很简单的日子,晚上就在大树底下等处住一宿就好了。
有一天,我接待一伙客人时解释说:佛法是随缘的,怎么随缘?比如佛陀的十六尊者,也就是十六个大弟子,在印度都是光着脚的,但是到了中国的东北哈尔滨之后,我们以为我们东北冷,于是就给他们的塑像配上了大棉鞋……当然,这是个玩笑。事实上,佛教走到了中国,按照中国的国情,即伦理习惯,有了自己的吸收和定位。但是这是枝末的东西,根本的东西是不可以改变的。作为一个在家佛教徒,无论你怎么说:“我喝酒,我吃肉”,但是绝对不可以杀生,因为这是根本!如果没有了这个根本,那就没有了生命和希望;如果没有这个生命和希望,你非佛教徒。尽管有时候,需要有开遮持犯的随缘。
所谓有时候的还要随缘。在什么情况下,我们可以开缘?为了更多的人时,可以开缘。就像我们去读诵《金刚经》,当我们要突破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四相的时候,首先要定位:“我”是最可怕的,然后就要为别人着想,为更多的人去考虑。这时,可能他是我们的老乡,或者是我们的亲戚,那怎么办呢?我们还要突破,要站在众生的角度去考虑:虽然他不是我的老乡,也不是我的亲戚,我们也要慈悲他,甚至对待所有的生命体都要慈悲。但是众生也是有相的,所以要站在一个寿者相时间的角度去考虑:在生命的长河之中,一百年过去了,都是过客,谁都不重要。终究是谁重要呢?
我们要把精力用在学佛上,不要用在扯是非污染环境上,否则总有一天会对自己的行为后悔。有人强调说:“因果我不信。”不信?万一有呢?何妨走着瞧。当然,我们也不可以拿着因果这个棍子,别有用心地去吓唬别人。因果其实就是因缘,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讲都是平等的,不会对张三是一样,而对李四又是一样。有一句话说:“天欲令其灭亡,必先让其疯狂。”意思就是你作到份儿了,就要倒霉了。如果你不作到份儿,岂能倒霉?所以每个人千万别突破底线,因为必然有后遗症,因为因缘如果真的具足了,我们将后悔不及。正如:不见棺材不落泪,不到黄河不死心;又如:船到江心补漏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