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波法师:慈云忏主《净土文》释义第一百二十一讲

我按照要求做好之后,寺院给我拿了些光盘说:“法师,你回去可以推广佛化婚礼……”直到今天,我都没有勇气尝试。因为无事尚且生非,何况是是佛化婚礼的授人以柄,必将麻烦不断、没完没了。我突然觉得自己特别自卑。如果我真的这么做了,那么就会面临:“这怎么可能是和尚应该做的事情呢?无论说什么,都是苍白的。或许别人都可以做,唯独我绝对不可以。
虽然看起来不正常的人和事存在着,大家觉得不正常却又习以为常,但是我却做不了别人的故事。不仅仅是我们这个环境和人家那个环境不一样,而且要求别人和要求我的标准也是有差异的。因为因缘的差异,所以我们需要面对自己的现实。如果不平和报怨,不但于事无补,而且还会偏离轨道,从而招来更多的是非和麻烦;那么我们不敢尝试的理由,还有:如果我们那样做了,那么大家可能会东施效颦、喧宾夺主,最后可能再也找不到佛教自身的信仰了。虽然人家做得很好,但是我们也有我们自己的因缘。我们需要面对和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这就是我们修行的所缘境。
这是自觉的第二重意思:要行菩萨道,要利益众生。如果你学习大乘佛法,那么就必须带有这样的特质。告诉大家,净土宗是大乘佛法,并不是自了汉。解脱道和菩萨道必须是两只脚,否则只有一只脚如何安立?学佛必须福慧双修,一只脚们是立不起来们。如果我们单腿蹦,那么可以蹦一下试试?我们蹦的不但不好看,而且无法正常走下去。《法华经》告诉我们:“诸佛俩足尊”,就是一足是福、一足是慧。佛教的自利和利他从来是不可分割的。佛教徒如果没有利益众生精神,那么佛教会坚持走两千多年吗?当然不可能。
还有觉行圆满,就是践行智慧圆满、福德圆满,就是无上的正等正觉。
这就是福慧双修,缺少一个怎么可能圆满呢?如果念佛的道理我们懂,怎么念也懂,那么我们就是不念,终究不行。如果我们愿意念佛,却又不懂为什么念佛,那么也不行。只有我们明白,念佛的质量才会越来越好。
这应该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了。

大家想一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因地之际,释迦牟尼佛曾经可能是乌鸦,可能是一头鹿,还可能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等等,一切皆有可能。因为应以何身得度,即现何身而为说法,所以度别人正是成就自己。


注:本文为静波法师讲法录音整理,未经校对,如有不当之处或有好的修改建议请您与我们联系。联系邮箱:3967260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