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波法师:慈云忏主《净土文》释义第九十三讲

     “极乐是专门形容阿弥陀佛的净土。”

    在此是专指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净土。

     “在几部净土佛教经典中,都有介绍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的概况。在《无量寿经》说其国众生:‘忍力成就,不计众苦。少欲知足,无染恚痴,三昧常寂,智慧无碍。’”

    什么意思呢?

    所谓“忍力成就,不计众苦”:意思就是:因为成就忍耐的力量,所以不再执着各种痛苦。

    所谓“少欲知足,无染恚痴”:意思就是:因为贪欲减少、知足常乐,所以没有贪嗔痴的困扰。反之,我们现实则是比比皆是。所谓染:就是贪心,比如不贪名,贪财、色、食、睡等。所谓嗔:因为人性心绪不宁、消化不良,所以嗔恨心现前: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所谓痴:因为看不透、放不下,所以烦恼痛苦、生死不已。西方极乐世界让诸上善人聚会一处,没有贪嗔痴的束缚。

    所谓“三昧常寂”:什么是三昧?应该是二元对立的空性统一,也就是等持。无论是赞叹,还是诋毁,都能透视缘起悟入空性的平等,也就是佛性的不二法门。什么是修行?如果我们能够把赞美和诋毁观照空性平等,那么就是在真正的修行了。如果我们喜欢赞美、讨厌或者拒绝诋毁,那么我们不是在修行。因为我们是一个人,比较健全的人,所以我们执着好听的赞美,讨厌或者拒绝难听的诽谤和诋毁。虽然的确是一个健康、正常的人,但是解脱却是没有可能。如果我们努力改变这种赞美和诋毁对我们的困扰,那么我们需要打破二元对立的界限。如果它们本来就没有定法的实在性,我们也不必执着和计较,那么我们就是真正地改变了外境对我们的困扰。只是,这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如果我们想要完成这样的生命升华慧命的过程,那么应该依据佛法的无常、无我、解脱去改变。或者可以“托彼名号、显我自心”。因为很难,所以依教奉行。如果学来学去又还给了佛陀,那么烦恼和生死必然是依旧,直至最后的关键时候,又都随波逐流、随境所转:该烦恼还烦恼,该生死还生死。这应该是佛教徒面临的现实问题。

注:本文为静波法师讲法录音整理,未经校对,如有不当之处或有好的修改建议请您与我们联系。联系邮箱:3967260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