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波法师:慈云忏主《净土文》释义第二十一讲

    如果我们就是在一个闹闹哄哄的环境里,那么怎样去观想呢?我们千万不要自以为是地吹嘘:“我若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虽然理论没有错:理想很丰满;但是我们往往做不到:现实很骨感,不过是打妄想而已。

    “当我们认识、思维、观想、忆念所成所见的所缘境界时,无论成就或不成就,都是分明由自心想念的因缘所现行。”

    因为成就是自心成就的现象,不成就也是自心成就的现象,所以不要认为我们自己是局外人。大家应该明白:我们是当事人,而不是旁观者。如果自己是可以做主的,那么为什么不反思和反省自己呢?因为不能说自己没有责任,所以不应当回避:“反正我不管了,听老佛爷安排吧……”如果老佛爷让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那么为什么自己去不了呢?老佛爷怎么安排我们呀?如果老佛爷让我们“诸恶莫作、众善奉行”,那么为什么事与愿违呢?如果老佛爷对经典的认定是“无常、无我、解脱”的标准,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烦恼和执着呢?如果我们不想改变自己的贪嗔痴的话,那么又怎么可能出现奇迹呢?可见,佛教徒需要脱胎换骨、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反省。但愿我们的反省不再是口头的反省。

    “如此,佛法告诉我们,从来没有一个实在不变的东西。”

    如果我们可以做佛,也可以做魔,那么为什么不能做佛呢?

    “所有事物的真相,都不过是没有自性的缘起假相。”

如果是没有实在性的假相,那么“就如同镜中所现的幻像。”

    虽然我们会拿着镜子陶醉、伤感,但是镜子里原来不是我们真实的自己。

    “又如水中所现的月影,如梦境所幻化,即空即假即中。”

    所谓空性:就是没有实在性;所谓假相:虽然没有实在性,但是依然有个幻化的假相;所谓中道:就是即有即空,同时即空即有,空有并观就是中道圆融无碍。



注:本文为静波法师讲法录音整理,未经校对,如有不当之处或有好的修改建议请您与我们联系。联系邮箱:3967260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