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波法师:从《心经》、《普门品》到《大悲咒》感悟 人生 第九十五讲

“人与人之间并不是毫不相干、没有关系的。”

因为人与人没有互不相干,所以我帮助你就是等于帮助自己。如果我们为了更多的人,更多的人会有可能回归觉悟的佛法,那么只有这样我们才是直接的受益者。如果我们自私自利,又不是什么自了汉,那么不是自私就是懒惰,佛教徒需要担当负责。如果不愿意担当负责,那么必然没有修福修慧,又怎么可能说自己是佛教徒呢?因为我们不担当、不负责任,就等于自己没有了修行的所缘境。我们自己怎么会有机会解脱和成佛呢?如果没有机会,那么怎么会有能力呢?如此学佛,只能是空话、假话而已。
如果我们说外在是假的,于是不能面对责任和义务,那么我们自己也是假的,我们怎么可能理直气壮地说:“我就是真和尚呢?”真和尚,不过是一个门里门外而已。我们做了什么呢?我们究竟做了什么呢?因为我们做了不执着的担当事,所以是理直气壮的佛事。不然的话,只能是假的借口,当然没有人信服我们。
这其中包括护法居士,你真的护持三宝的正法了吗?虽然护法功德无量,但是不护只能是口号而已。如果没有护持正法的内容,那么除了没有了修行的下手处,还有只能是名实并不相符的信仰。虽然出家人住持佛法是最有功德的,但是没有住持怎么可能有功德呢?如果正法都不能坚持宣传,那么让大家误入歪门邪知邪见吗?如果大家都被忽悠蒙了,那么我们的麻木不仁怎么可能理直气壮呢?因为需要担当负责,所以需要定位。
“中国的儒家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乃至‘人饥己饥,人溺己溺’的内容。”
意思就是:我们对自己的老人和对别人的老人,我们对自己孩子和对别人的孩子,都是一样的对待。人家饥饿了,也等于我们饥饿了;人家被水淹了,也等于我们被水淹了,应该是一样的感觉。容易吗?当然不容易。
我们知道:虽然好人坏人都不容易,但是他们各得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