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波法师:从《心经》、《普门品》到《大悲咒》感悟人生 第三十三讲
你不能说我们的佛教徒没有这样的感觉,当然是有的。当人们空虚、无聊的时候,容易走进佛门,试图改变自己的心态和情绪。虽然用心是可以的,但是往往所用的并不是正法,那就变成了另一种空虚或者恶性循环的东西,所谓事与愿违、欲升反墮。
“因为就大环境的客观立场来看,即使没有佛法,也可以生存,可以发挥生命的价值。”如果没有这些佛教的满足、自在、快乐等,那么人生依然可以生存,只是生存的质量不够好而已。我们可以去努力,可以去奋斗,也都可以。我们很多人到街上买东西,听说什么东西便宜、降价了、好看。虽然趁兴去买,但是买回去之后几乎又没什么用。很多人家里边积累了很多东西,往往都是些没用的东西。我们反对积累一些没有用的东西,可是经常会有人给我们送一些没有用的东西。如果你说:“我会把这个东西送给别人”,那么他会坚决地制止:“千万不要,那是我送给你的。”我说:“你拿回去吧,既然是你的,千万不要放在我这里。”虽然是这样的,但是我们还是会随缘结缘,这应该是良性互动。如果让没用的东西有用,那么不是更好吗?我们积累一大堆没有用的东西做什么呢?大家需要记住,说搞收藏,而收藏的主体最后消失了,到了下一代的时候,他们真的会收藏吗?实在不靠谱。我们听说有个叫马未都的,自己是一个收藏家,他说他最终会把他所有的收藏品捐给国家。我觉得,这应该是比较高的境界了。因为他知道自己不会是永远的主人,所以捐给国家才能留存更久。真正地捐给国家,那个东西才会真正地延续下来。当然,这样的一种境界,不是所有人能做到的,只有到了很高的境界的人,才会真的做到。不然的话,怎么可能呢?如果梦想做永远的主人,那么只能是自以为是了。毕竟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