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波法师:《普贤行愿品》 偈颂简释第五百八十七讲

    我们现在所说的就是担当。如果没有担当,那么信仰是没有任何说服力的。比如我们最初走进佛门的:三皈依,需要担当;五戒,需要担当;菩萨戒,需要担当……出家人,要担当;在家人,也要担当。如果我们都没有担当的内容,那么信仰有什么意义呢?因为没有说服力,所以不能说明和证明。如果佛教徒只是一些投机份子,那么怎么可能符合缘起法呢?如果佛教徒都是担惊受怕的人,那么怎么可能无畏于烦恼和生死轮回呢?佛教徒要敢于面对和担当,不怕邪、不怕鬼。如果“我”都是假的,“我”都是一个缘起幻化,只是一个缘起的假相而已,那么我们还怕什么呢?如果我们什么都怕,那么让我们如何走出烦恼和生死轮回呢?如果佛教徒不敢担当,那么又让谁去担当呢?这是佛教徒面对的现实,看起来并不乐观。如果我们口是心非,那么就不是真正的佛教信仰。只有做到不怕死、活着、烦恼、主宰,才是真正的佛教徒。我们无需表白和炫耀:“我是真的”,“他是假的”。这不应该是自己说的:“我是佛”、“我是菩萨……”当我们所做的一切符合: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的时候,正是菩萨行的证明。

    “所谓‘文殊师利诸大愿’,文殊菩萨的大愿即是求生佛国净土。因为净土就是清净心的成就。”

    如果普贤菩萨十大愿王的最终是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那么就是往生佛国净土。因为净土就是净心,所以往生净土就是往生自己的清净心。什么是清净心?就是不执着、不挂碍、不烦恼的心。如果我们能达到了这个条件,那么绝对可以往生。如果我们执着了、挂碍了、烦恼了,那么就是困扰和障碍,当然去不了极乐世界,就会被隔在这一边。如果我们能够成就自己清净心的条件,那么肯定会往生自己心中的净土。所谓的佛性,虽然是空性的相应默契,但是应该还是可能性而已,而不是必然性。所谓众生都有佛性、有佛性者皆得成佛。如果相应默契是佛性,那么不相应默契只是可能性而已,从来都不是定法。因为我们没有证得空性的放下,所以往生不了自己心里的净土。可能性并不是必然性:“我一定能去。”除非我们信愿行具备、善根福德因缘具足,否则我们只是向往净土,还是去不了。

注:本文为静波法师讲法录音整理,未经校对,如有不当之处或有好的修改建议请您与我们联系。联系邮箱:3967260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