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贤菩萨代表践行,文殊菩萨代表智慧。如此看来《华严经》重视智慧和践行,就是不能盲修瞎炼。”
佛教徒需要重视践行,必须说行不二;不但不能盲修瞎炼,更要重视智慧行。明确方向就是智慧,脚踏实地就是践行。虽然我们当下践行、现实努力,但是往哪里去呢?往慈悲和智慧那里行走。现在的很多人往哪里去呢?不是不知道,就是随波逐流、随境所转。我们曾经问过一些骄傲的佛教徒:“你知道三法印吗?”“不知道。”“你学佛多少年了?”“二十年”,“三十年”……如果连三法印都不知道的人,那么怎么可能是一个合格的佛教徒呢?应该不能算是标准的佛教徒了。当然,我们不能轻视汝等,谁知道你将来一旦明白了,你会走多远呢?这实在是很难讲清的故事。无论如何,佛教徒具备文殊智、普贤行的实践,还是缺一不可的。
“也就是把文殊菩萨所代表的般若智慧,完全运用在日常生活当中,就是普贤行。”
佛教徒需要运用智慧导引自己,面对日常生活历事炼心。只有我们自己具备抵抗力了,那么当然没有关系。无论是张三表扬我们,还是李四谩骂我们、王二讨厌我们,一切无所谓。生活如此艰难,没有关系;一帆风顺,也要沉得住气,把文殊菩萨的般若智慧,完全运用到现实生活中,那当然就是普贤行。
“正是因为如此,只要学了就能离苦得乐。”
不然,即使我们学佛了,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如果没有佛法的无常、无我、解脱,那么学佛只能是一种装饰而已。只是有人读了佛经之后,一到现实之中不会用。有人说:“道理我明白,但是现实生活中我还是做不到……”为什么?因为我们没有想过学习普贤行愿而改变自己的贪嗔痴,所以我们需要对照行愿改变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我们需要努力同普贤菩萨、文殊菩萨相应默契,并且通过自己日常生活历事炼心。由此,我们就会拥有文殊菩萨的智慧、普贤菩萨的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