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波法师:《楞严经·五十种阴魔》简释第八百九十二讲
妄想为什么没有了呢?虽然人人有妄想,但是不必纠缠妄想。为什么呢?因为妄想就不是实在的,所以只要不去计较、执着,就不被妄想所困扰。只是,我们现在很多人,坚持想要把这个妄想去掉,即使是“自杀”了,也将无济于事。虽然这个短暂的妄想没有了,但是接下来的妄想还会延续。学佛就是要转化这个妄想,转化就是善于透视妄想没有实在性。只有这样,才是解决妄想的根本办法。否则,绝对不可能。佛教有生死即涅槃、烦恼即菩提:即生死没有实在性,于是当机立断;烦恼没有实在性,于是烦恼即菩提。佛教徒需要面对现实的透视和转化,而不是逃避现实的回避。很多所谓的佛教徒,让人们觉得奇怪:到底学的是什么?所学的对象根本不是佛。一方面说:“我已经三皈依了”,另一方面还在叠大宝、烧纸钱。我们在干什么?说和行为什么分家,请给自己一个理由?学佛不是脚踩八只船,更不能黑白两道通吃。如果连三皈依都没有做好,那么怎么可以说自己信佛呢?如果是没有学佛的人,那么我们不能要求他;但如果已经皈依三宝了,那么就不可以违背自己的承诺了。当然,如果家里的其他人继续这样做,应该给予理解,如果现在说服不了他,那么暂时不必勉强,只能随缘,慢慢引导,直到有一天接受佛教了,也会随之而改变。毕竟强扭的瓜不甜,硬让人不烧不可能。只是对于我们一旦选择了佛教信仰,就要同违背皈依三宝的内容告别和再见。 “为什么我们有生死呢?就是因为我们的妄想太多了,所以前念灭、后念生;后念灭、后念又生,生生不已,就如同水的波浪一般,川流不息,一直没有停止。这样的川流不息、没有停止,也就是‘想中传命’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