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婆舍那就是观照般若。什么是观照呢?观照事物的真相。佛教徒需要面对“观照”。因为“奢摩他”是“止”,就是缘起性空。什么叫缘起性空?就是我们面对的一切现相,它没有实在性,我们就止了。是非、男女、好坏没有实在性,我们就定下来了,缘起性空。“毗婆舍那”就是性空缘起。它是性空的缘起。虽然有各种各样的表相,但是它本身来自性空。我们去观:张三就是张三,李四就是李四,王二就是王二,我们都看,分分明明,历历分明,然后我们去担当,去负责任,没有关系。所谓观:就是观照,观照没有实在性,然后我们定下来了;我们定下来,然后能够观照事物的现象。我们能这样做吗?我们现在都是怎么样?我们念佛吧!固然念佛非常好,我绝对同意念佛,我也念佛。如果我要不念佛,这句话大概就是罪恶。但是我们念佛,我们敢面对现实吗?我们不敢面对现实,我们在逃避现实,甚至制造流言蜚语:“来不及了!”这是鬼话,这绝对是鬼话。什么叫来不及了?我们不改变心,什么来不及了,不是吓唬别人吗?这不就是业障吗?这个话不能讲。现实的奢摩他毗婆舍那,就是面对缘起性空不执着,就是奢摩他,就是止;性空缘起要担当、负责,就是毗婆舍那,就是观。止观双运,就如鸟之双翼、人之两足、车之两轮,缺一不可。现实中佛教徒的回避、逃避;执着、沉迷,并不是真正佛教徒的空有相即、修福修慧。虽然有止,但是没有定;虽然有定,但是没有止。因为没有圆融,所以偏空偏有:要么瞪着眼睛,目不暇接、眼花缭乱、心慌意乱,最后随境所转;要么逃避现实、自以为是,从而没有了修行的所缘境,当然不是佛法的依教奉行。我们需要外在面对,心里无有挂碍;我们内心无有挂碍,外在需要面对。这不应该成为我们不负责任的借口。负责任的标准是什么呢?法律、道德、戒律。否则的话,信仰有生命和说服力吗?当然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