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波法师:弘一大师《格言别录》释义第二十讲

    所谓“只是一种浮气用事”,应该是一种浮躁,焦躁,烦躁的表现。因为没有考虑,没有智慧,所以处理事情的方式只是漫不经心,没有可取之处。
    所谓“此病根最不小”,这样的病不是小病,应该是大病显现。
    我们很多人都有这个病。平时不用功,生死面前总发蒙。我们如果有慈悲和智慧,平时坦然面对:担当且不患得患失地坦然面对。当别人烦躁不安时,我们应当沉住气、有定力。这不仅仅对我们自己有益,对于别人看待佛教、弘扬佛法也是有直接益处的。作为佛教徒的言行,除了依教奉行,还要如说而行,因为大家都在看着我们哪。
    如果说一个人学佛了,那么他应该是表现得非常好的一类人,至少道德修养上没有问题,且在待人处事上,也应该淡定,也应该有涵养。如果只有慈悲没有智慧,只有智慧没有慈悲,那么不是合格的佛教徒的修行。就像前面说的,你没有定力的心浮气躁,这个病根实在不轻,不是小病,是大病。因此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应当把这个病根拔掉,一定一定要治愈。不然,病根不小,那就会障碍我们的解脱烦恼和生死,障碍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6、【吕新吾云:心平气和四字,非有涵养者不能做,工夫只在个定火。】
    这句格言对于佛教徒也有意义,我们来分享一下。
    所谓“吕新吾云”,这位吕新吾老先生说。
    所谓“心平气和四字”,心平气和这四个字。什么叫“心平”呢?心里完全做到平等,无论看到好的还是坏的,看见不同的境界,心里都很踏实,不是心跳加速,也不是心跳没有了。心态应当是:举世誉之不加劝,举世毁之不加沮;或者,但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从而一如既往。如此境界,应该是平,就像平常一样。什么叫“气和”呢?喘气时既不喘得快,也不喘得慢,比较和谐自然,应该是这样的感觉。这样的感觉,是什么样人的感觉呢?
 

注:本文为静波法师讲法录音整理,未经校对,如有不当之处或有好的修改建议请您与我们联系。联系邮箱:3967260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