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波法师:观修三宝的功德及其意义第三百二十七讲
只是我们更多的人舍不得做,这说明我们还是有强烈的我执,还有坚持的分别心。因为我们浪费了生命、因缘,所以佛教徒需要反省,千万不要浪费生命,浪费我们学佛拥有的最好的因缘,这个不可以有。 佛陀度众生没有厌烦和满足,所以不会说:“我度了五个,我满足了……”佛陀没有满足感。佛陀度众生没有疲厌、疲倦、讨厌,说这个难度,于是跳起来了,不会这样的。虽然我们可能会看到有人跳起来了,但是我们也要想,这是不是一种方法呢?应该是。重要的问题,佛陀需要契机于众生。虽然众生暂时可能消化不了,但是会慢慢地改变和消化。就像一个人,如果我们不理他可以改变他,那么我们就是通过度他而改变了自己。我们需要给别人一个空间,让他自己去思考;思考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他也会受益,必然会豁然开朗,必然会真正地去反思、反省、改变他自身的一些错误和缺点。那个时候,当然需要一个度。度众生的方法,不一定总是给人家吃糖的。吃糖是一种方法,那个小孩子很小,我们是要让他吃糖的。如果那个孩子大了,在一定程度上要淘气,我们可能呵斥他,甚至可能骂他,甚至可能会打他,但是目的并不是要把他打死,而是让他改变他自身存在的错误、缺点。这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慈悲。当然了,佛陀度众生的欲望是没有疲厌的。所以这个称为欲无减。佛陀度众生的愿望从来没有减少,永远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