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波法师:发心助念与临终关怀第八十一讲

    “在《大宝积经》中有:“若有众生住大乘者,以清净心向无量寿如来,乃至十念念无量寿佛,愿生其国,闻甚深法即生信解,心无疑惑乃至获得一念净心,发一念心,念无量寿佛;此人临命终时,如在梦中见无量寿佛,定生彼国,得不退转无上菩提。”

    什么意思呢?

    所谓“若有众生住大乘者”:意思就是:如果有人能够相信并践行于大乘佛法。

    所谓“以清净心向无量寿如来”:意思就是:这样的人需要用清净心面对阿弥陀佛。什么叫向无量寿呢?就是佛教徒相信阿弥陀佛,从而超越时空,打破烦恼和生死的束缚。佛教徒需要学习打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所谓时间:就像我们的寿命,比如八十岁、一百岁。这个执着我们需要打破,生命并不是到此结束,而是死去活来。所谓空间:就像我们生存在这个世界的空间,也需要打破对于空间的执着。所谓“向无量寿如来”,就是面对阿弥陀佛,这个净土因缘,大家应该清楚。这是我们每个有缘人都需要发心的所缘境,发心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持念什么呢?应该是持念无量寿。

    所谓“乃至十念念无量寿佛”:意思就是:有缘的佛教徒,应当一心一意地称念阿弥陀佛名号,乃至十念于心。

    所谓“愿生其国”:意思就是:我们愿意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中去。

所谓“闻甚深法即生信解”:意思就是: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后,听闻阿弥陀佛的教诲,而且坚定信心,相应默契于阿弥陀佛的慈悲和智慧。大家知道,阿弥陀佛发四十八宏誓大愿。如果我们对阿弥陀佛有足够的信心,那么一定会同阿弥陀佛相应默契。阿弥陀佛有四十八愿,我们已经在四十八愿殿把它们列出来了。为什么呢?因为如果我们的佛教徒,即使是不经意地走进阿弥陀佛殿之后,驻足凝视阿弥陀佛庄严宝像,也都是不可思议的。因为信仰需要通过外在的对境,完成修行的因缘。如果因此托彼名号、显我自心,那么就会影响和改变我们的生命束缚,这应该就是学佛信心的建立,也就是由信心所致的慧命解脱,从而往生佛国净土。



注:本文为静波法师讲法录音整理,未经校对,如有不当之处或有好的修改建议请您与我们联系。联系邮箱:3967260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