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哪里去呢?应该是回到西方极乐世界。如果我们还要担心、害怕,那么我们的学佛还有什么意义?佛教徒不应该恐惧,而应该无畏。有人说:“我很痛苦啊!”是的,如果没有痛苦的话,那么同任何人讲无常,同任何人讲一切有为法的不可靠,还有什么说服力呢?可见,佛法是有的放矢、对症下药的。
“并且向他介绍西方极乐世界的种种庄严境界。”
我们向即将离开的人介绍:“西方极乐世界如何庄严:有七宝池、八功德水,黄金为地等等。如果比我们所在的娑婆世界好多了,并且是亲见弥陀、永断生死,那么咱们不去,还赖在这里干什么?”当事人就一定会受到影响。是啊,我们现在有太多的无可奈何,其中的生老病死等诸苦,哪个人能够避免?如此穷困、无奈、病苦,缺陷、遗憾,我们为什么还要贪恋和放不下?更何况有更殊胜的极乐世界可以选择呢?
“从而鼓励当事人发愿往生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同时劝他心里随时随地默默地持名、观像、观想念阿弥陀佛。”
我们当然也要念佛,帮助当事人念佛,还要鼓励他力所能及地念佛、想佛。这不就是彼此互动了吗?如果我们在那里念佛,当事人不念,只能是一厢情愿的帮忙者受益。我们要告诉他:“你也要念佛、想佛,声音出不来没有关系!我们念,你可以听就好。‘阿弥陀佛’,你在听。”这不正是感应、相应吗?彼此默契,这不是很难得吗?当然,临命终时的人身体状况极差,我们不能苛求让他大声地念佛,可以听也好。我们劝他用心去念佛,用耳朵去听我们来念佛,就会有意义。
“如果当事人心乱气弱无法念佛,那么就告诉他,只要心里相信有西方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并且愿意去,就一定可以去得成。”
同时告诉他:“你耳朵听念佛就好了。”
“用这样的方式来帮助临命终时的人,是非常有意义的佛事。”
我们一再强调,临命终时的人脆弱、敏感,只要我们给他一个信念、一个信息,他会马上就把它抓住。佛教徒需要利用这个时机,因势利导,努力帮助他人,从而成就自己的善根、福德、因缘,不亦乐乎!
注:本文为静波法师讲法录音整理,未经校对,如有不当之处或有好的修改建议请您与我们联系。联系邮箱:3967260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