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佛教徒要先解决人自身的问题,所以我们要发心助念。”
只有通过帮助别人,才能彼此受益。因为我们帮助了别人,所以自己就会有慈悲和智慧的资粮,才能有解脱、成佛的路费。因为佛教徒所提倡的发心助念,绝对不是假借信仰之名的混水摸鱼、别有用心,所以我们不但要自律,而且还要防范违法和跑偏。违法或者跑偏的事有没有?应该不是新鲜事。过去有,现在有,将来难免还有。虽然发心并不纯正,但是影响和污染确实可怕。
“而且我们提倡的发心助念要正念、正行,而不是热闹和虚张声势。”
至少不应该是乘人之危,不应该是趁人家里出什么事了,马上闻风而动,连蒙带唬、谋取私利,这不但不是学佛的助念,而且还是利用佛教的欺骗。如果一个个都是鬼精鬼诈似的,那么怎么能是学佛呢?真理和谬误的距离,往往只是一步之遥、一念之差。
“我们提倡助念的行为,就是通过正信正行的佛法帮助有缘的人,而不是攀缘的人,从而利益别人成就自己。佛教徒只有真正无私地帮忙助念,且不能违背法律、公德、皈依三宝,才会让旁观者服气,才不会让社会对我们的信仰有误会。”
不论出家人还是在家人,我们都代表着我们的形象,我们都代表着我们的尊严。即使我们做好了,也没有什么可以值得骄傲的。如果我们做差了,那么凭什么?请你告诉我:你的信仰为什么会牛奶掺水?你以为你只是代表你个人吗?当然不是这么简单。因为我们每个佛教徒都代表着我们的信仰,所以需要扪心自问:“我到底应该做什么?”每天需要反省,每天需要问自己。我们无需问别人,也不要抱怨别人跟你过不去,你自己是你自己的敌人。如果佛教徒心游道外,那么就是外道。
二、发心助念
“所谓助念,就是通过念佛的方式,帮助病重或者故去的有缘人。”
佛教徒面对我们的亲人,佛教徒面对我们的有缘人,帮助他们减轻身体的病痛折磨,帮助他们摆脱生命终结的困扰,应该是我们信仰践行的一个内容。我们帮助那些即将告别,或者正在告别,或者已经告别、尚且处于中阴身的人,这应该是重要的信仰助缘。因为他有佛缘,因为他病重了,因为他要死了,所以我们应该帮助他。
注:本文为静波法师讲法录音整理,未经校对,如有不当之处或有好的修改建议请您与我们联系。联系邮箱:3967260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