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们需要把这个心量拓宽,应该包容!对方也许错了,更何况有时候也不一定有错。因为我们认为错的,不一定错;我们认为对的,也不一定对!所以人性的我慢就慢慢地转化了。你就能够因此容忍别人、面对别人、接受别人,我慢就会得到改善、转化和升华。这是第十二难。 十三、不轻未学难 所谓“不轻未学难”:就是不轻视比自己后来的学佛人。学佛二十年的人对于学佛十年的人而言,学佛十年的人是后学;出家三年的人或者学佛三年的人,对于刚刚出家或学佛的人而言是先学,而刚刚出家或学佛的人则是后学,但是先行者不可以轻视后来者!孔子说:后生可畏!焉知后来者之不如今。 释迦牟尼佛比弥勒菩萨晚发心,但却先成佛,何也?就是因为他勇猛精进!所以不可以轻视后学,每个人都需要过程,谁都会长大的。我们今天讲说佛法,也许开始时大家朦胧不懂,慢慢熏习也就明了,甚至最后还可能会比我优秀。 这应该是没有什么奇怪的!“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因为因缘不一样,导致切入时间有个人的因缘,不是定法!也许有一天会做得更好,会修学得更出色,都是可能的。 所以我们任何一个人都不要认为,自己先出家或者先受什么戒,或者先同寺院结缘,就觉得那是资本;应当谦卑,应当提携后学。如果说那个人是后学佛的,我们应该把机会让给他锻炼;如果有一本书,我们可以给他。不要认为“我比你来得早,我就有资格”!我们的资格在哪里?应该是学得更自在,才是真正的资格!但这已不是我执,更不是我慢;当然后学也应当尊重先学!只有彼此的和合努力,才是佛教正法的保障和希望。
注:本文为静波法师讲法录音整理,未经校对,如有不当之处或有好的修改建议请您与我们联系。联系邮箱:3967260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