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见好不求难 所谓“见好不求难”:大家想一想,见到美好的东西,比如春暖花开,去旅游啊,去划船哪,去跳舞啊,去打牌呀,如果我们见到这些不去追求——心里不贪求,是非常艰难的事情。修道必需要突破这一点!因为我们知道缘聚缘散的无常!美酒、佳肴乃至人生的种种沉迷享受,都是有后遗症的过程而已。 唐代文益禅师的:“发从今日白,花是去年红……何须待零落,然后始知空”!告诉我们,凡事的无常、无我:若执着,即是上当!若不面对,即失去历事炼心的机会!只是一般人难以做到!所以往往“见好不求难”!佛教徒需要保持自己的基本定力!什么是好的?比如一只狗看到粪便,它觉得这个是好的,当然现在的宠物狗已经不再是这样的了,它甚至比人吃得还要高级,所以只是一个比喻!当狗看到人过来的时候,它会急了,以为那个人要跟它去抢这个粪便。 在古代,庄子和惠子两个人是好朋友,惠子在魏国当宰相,庄子去看望他。惠子就很害怕,以为庄子要同他争宰相的位置;因为庄子太有能力和才华了!于是惠子下令在全国都搜捕了庄子几天几夜,想要以此吓走庄子。于是庄子前去见惠子,就同他讲了个故事:一只猫头鹰逮了一只死耗子,看见凤凰来了,然后就装作吓唬凤凰的样子,害怕凤凰跟它争夺这只死老鼠,其实这是非常可笑的!如果我们不是猫头鹰的话,就没有必要去享受什么死耗子;如果我们不是狗的话,就不会同狗争什么粪便。只是生命的认识局限,导致自己世界的局限。
注:本文为静波法师讲法录音整理,未经校对,如有不当之处或有好的修改建议请您与我们联系。联系邮箱:396726064@qq.com
注:本文为静波法师讲法录音整理,未经校对,如有不当之处或有好的修改建议请您与我们联系。联系邮箱:3967260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