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波法师:《佛遗教经》 第九十七讲

四、经文释义23
      今天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历史状况,回顾过去,目的是要把握现在。
    所谓“且人心不同,善恶亦异”,人心是有差异的,善恶也是不同的。有的寺院确确实实是为了弘扬佛法,但是有的寺院则是混淆责任,没有尽力尽责。
    所谓“或有栖心真趣,道业清远者”,就是有真心发心去修行,真正地向往学佛,去弘扬佛法,修行得很高深的人,有没有?当然还是有的。因为差异,因为发心不同,因为道场的风气不一样,所以他所向往、所维系的发心也不同。那么会怎么样?
    所谓“或外假法服,内怀悖德者”,还是有修行人,外边穿着漂亮的袈裟,所谓“假法服”,就是假借穿着出家人的服装,怎么样呢?“内怀悖德”,心理却同佛教的伦理道德相违背。有没有这样的人?肯定是有的,而且末法时代还不会少,确实如此。
    所谓“如此之徒,宜辨泾渭”,面对这样的一些情况,我们应该分辨,应该有智慧去分辨好坏。所谓“泾渭”,就是泾水和渭水。我们一定要分明白,而且他们的表现应该是有完全不同的。我们不能瞪着眼睛说他是和尚。和尚的特征是什么?如果只是没头发,秃子的标准,那么劳改犯都没有头发的,你能说他是和尚吗?这个不可以用这样标准去衡量。所以,这个标准是什么?要看他的所说、所作、所为到底是什么?如果符合佛法的标准,那么我们说我们应该正常,这应该是可以的,因为清净福田僧,需要守法守戒,一定要清净。
 

注:本文为静波法师讲法录音整理,未经校对,如有不当之处或有好的修改建议请您与我们联系。联系邮箱:3967260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