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学习放下(9)
如果没有这个渠道,我们只是闭门造车,那么请问谁会理解我们,接纳我们?可是我们的信仰责任,又不是仅仅局限在这里,我们有责任让别人了解我们。别人不是要了解我们个人,而是要了解我们的信仰,我们是做什么的?那么别人的好奇和误会,就会由此了解。他了解之后,会觉得:“好啊,这个真的是很有道理。”如此,别人就会理解佛教,佛教的路由此而宽。如果我们把寺院山门关起来,那么请问谁来接受佛教信仰呢?这样,我们的信仰会对不起那些护持的信仰者,信心就会死掉,菩萨行也会死掉,没有任何用。所以我们需要去定位自己,需要去面对现实。
比如说接待客人,所接待的人不一定是佛教徒,因为佛教徒都在这里。他不是佛教徒,而是某一个政府的官员,那么我们怎么办呢?我们也需要去接待他。在接待的过程之中,我们在了解社会,社会在了解我们的信仰,这就是互动。这样的过程其实是有意义的。如果只是发牢骚、抱怨,那么我们就完了,我们的信仰死定了,我们会活得越来越沉重。就像游戏一样,大家一起玩游戏,并要认认真真地做这个游戏,这是非常有意思的历事炼心。
我们要装出非常欢喜的样子,刚开始是很累,最后慢慢慢慢我们就变成了欢喜的样子,已经改变了原来的那种沉重和负担。我们在负责的过程之中,也要学着:刚开始咬牙挺着,然后慢慢慢慢放松,最后将是自在,这其实就是修行。修行虽然很难,但是这个过程需要我们去面对、担当,也需要我们去锻炼。这才是有意义的佛法生活,只是需要有度。
注:本文为静波法师讲法录音整理,未经校对,如有不当之处或有好的修改建议请您与我们联系。联系邮箱:396726064@qq.com
如果没有这个渠道,我们只是闭门造车,那么请问谁会理解我们,接纳我们?可是我们的信仰责任,又不是仅仅局限在这里,我们有责任让别人了解我们。别人不是要了解我们个人,而是要了解我们的信仰,我们是做什么的?那么别人的好奇和误会,就会由此了解。他了解之后,会觉得:“好啊,这个真的是很有道理。”如此,别人就会理解佛教,佛教的路由此而宽。如果我们把寺院山门关起来,那么请问谁来接受佛教信仰呢?这样,我们的信仰会对不起那些护持的信仰者,信心就会死掉,菩萨行也会死掉,没有任何用。所以我们需要去定位自己,需要去面对现实。
比如说接待客人,所接待的人不一定是佛教徒,因为佛教徒都在这里。他不是佛教徒,而是某一个政府的官员,那么我们怎么办呢?我们也需要去接待他。在接待的过程之中,我们在了解社会,社会在了解我们的信仰,这就是互动。这样的过程其实是有意义的。如果只是发牢骚、抱怨,那么我们就完了,我们的信仰死定了,我们会活得越来越沉重。就像游戏一样,大家一起玩游戏,并要认认真真地做这个游戏,这是非常有意思的历事炼心。
我们要装出非常欢喜的样子,刚开始是很累,最后慢慢慢慢我们就变成了欢喜的样子,已经改变了原来的那种沉重和负担。我们在负责的过程之中,也要学着:刚开始咬牙挺着,然后慢慢慢慢放松,最后将是自在,这其实就是修行。修行虽然很难,但是这个过程需要我们去面对、担当,也需要我们去锻炼。这才是有意义的佛法生活,只是需要有度。
注:本文为静波法师讲法录音整理,未经校对,如有不当之处或有好的修改建议请您与我们联系。联系邮箱:3967260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