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波法师:佛教对家庭的看法第三百二十讲

“在《佛说无量寿经》中,告诉我们:‘世间人民,父子兄弟,夫妇家室,中外亲属,当相敬爱,无相憎嫉;有无相通,无得贪惜;言色常和,莫相违戾。’”
什么意思呢?
所谓“世间人民,父子兄弟、夫妇家室、中外亲属,当相敬爱”,意思就是:有缘人们互相之间应该尊敬,应该互相爱护。
所谓“无相憎嫉”,意思就是:不要互相憎恨、互相嫉妒。我们做到了吗?几乎没有。有时候法师为什么不愿意接待大家呢?除了自己的事需要面对、负责,还有接待张三了,李四有意见;接待王二了,李四也有想法,最后谁都不接待了,反而大家彼此相安无事了。我想说的是,出家人和在家人之间应该是:“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正所谓四众弟子的住法与护法。佛教不能只是出家人,而没有护法居士吧?佛教也不能只是护法居士,没有出家人住持。互相之间需要合作,当然互相分工明确,既不能走太近,也不能离太远。如果是太近了,像刺猬哲学,互相之间会扎得慌;如果走得太远了,那么又不能对信仰负责,大家必须要合作。这个理念,需要清楚。
所谓“有无相通”,意思就是:要取长补短、互通有无、互相帮助。
所谓“无得贪惜”,意思就是:我们不能悭贪吝惜。
所谓“言色常和”,意思就是:语言和表情都要和睦相处,佛教徒应当是这个样子。

所谓“莫相违戾”,意思就是:彼此之间,不要你说东、我说西,故意对着干,故意说对方坏话,佛教徒肯定是不合适的。这是《无量寿经》告诉我们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