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大代表跑到我们寺院里来,看到寺院里的一些情况,想要帮忙我们梳理一下。他踌躇满志,来往了几次之后,他告诉我:“你那个寺院里我进不去,大家排斥我、拒绝我,我也不明白这到底是怎么了。”他跟我说了好几次了,他是一个老师,是一个校长。我们这个环境里接纳不了一个老师、一个校长吗?应该不会吧?这不是佛法的问题,应该人的问题。我们害怕什么呢?我不知道。如果他干了坏事,那么我们有规矩。如果他干的是好事,那么为什么不随喜呢?这实在是个问题。如果一个人可以做好,那么是不是需要考虑更多人的参与和随喜呢?问题是大家来护持道场,怎么可以拒绝别人的介入呢?当然,也许这只是一面之辞,我只能从另一个角度去考虑,希望把这个人考虑得更好一些。“只是为钱而忽略了家庭,忽略了孩子的教育,是非常不合适的行为。如果各自都去赚钱、各自去花销,彼此把钱、把所有的东西分得一清二楚的时候,岂不就是彼此之间形同陌路?”请问,彼此的感情还有吗?当然没有了。当人有感情的时候,即使想吵架,也不好意思,因为有感情啊!如果没有感情的时候,那么想吵就吵,想离就离了。比如:不好意思啊,因为我最困难的时候,他帮了我,所以不好意思。他讲“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是什么?就是感情。感情这个东西并不是坏事,就是需要有度。如果没有感情,那么社会、人和人连一点温情都没有了,只能是冷酷和麻木。当然,如果没有理性的感情,那么必然是泛滥成灾了,必然不讲规矩和道德。因为什么都不讲,所以没有底线。感性和理性、温情和规则,都是需要兼备的。我们不能有了这个,就把另一个否定;也不能有了那个,就把这一个忽视。因为偏激,所以理性的感情很重要,尤其对于家庭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