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波法师:佛教对家庭的看法第一百三十二讲

只有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不说,有后遗症的不说,这才是有意义的交流。如果是大大咧咧,不把别人当外人,说完了之后,难免别人在乎、多疑、计较了,那么就是失败的交流。因为人性更多的时候是脆弱的,所以不要以为人的心量有多么宽阔。如果我们把别人当佛了,而我们自己是什么呢?那么虽然我们没有成佛,但是毕竟恭敬别人自己不会烦恼。佛教徒需要把握自己说话时的分寸、方法,以免有误人误己的后遗症。

所谓“忍辱少嗔”,意思就是:当别人说你、误解你了,不应该去辩解,也不要去计较。所谓不要去计较,就是尽量减少别人的烦恼。所谓不要烦恼,也就是不让自己烦恼,这也是有意义的学佛。如果我们辩解了半天,不但没有用,而且还会越描越黑,那么不如什么都不说。希腊哲学家曾经说过:“沉默是金,雄辩是银。”百丈禅师《丛林规则二十条》有这样的话:“是非以不辩为解脱”,这样的开示应该是有分量的。我们现在很多人都会觉得自己有理,于是觉得委屈,到处诉苦,到处讲说。说来说去,结果如祥林嫂一样的事与愿违。我们看过鲁迅写的祥林嫂,她的孩子没有了,被狼吃掉了,于是同大家倾诉。因为刚开始大家都同情她,所以大家愿意听,甚至于听完之后,老太太还会掉眼泪。尽管大家哭了几次,又怎么可能坚持听同样的故事呢?因为人家受不了,所以跑掉了。如果人家听烦了,那么再说只能恨你了,这应该是有道理的。如果自己的梦自己圆,那么只能牙掉和血呑。说来说去,话说多了不得人心。何况往往是东西给捎少了,话又是稍多了。不是这样的道理吗?如果以为彼此是知音,那么不稳定的时候会同別人说,说来说去,一传闲话,传多了,即使解释,也是说不不清楚。佛教徒一定要把握自己的口业。

“第四,矜庄诫慎,恒恐不及。”

什么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