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佛教如何面对家中的残疾人?(1) “问:如果我们的家中有残疾人,比如说智障人、精神病患者、植物人等等,家人如何面对?” 我们如何面对家中的残疾人?这也是考验佛教徒的慈悲和智慧,也就是修行和定力。我们要面对,要直下承当、接受现实,因为他同我们有缘。如果他同我们没有缘,那么也不可能跑到我们的家里来。如果我们拒绝,那等于不负责任,更何谈慈悲?如果我们抱怨,那么会伤害自己,所以应该直下承当。 通过面对,调整自己的心态,它不但是修行,同时也是我们道德、人品的基本保证。为什么它是修行呢?因为我们要接受,调整心态不是修行吗?同时,那也说明我们有慈悲和智慧,也就是道德和修养,如果我们没有道德修养的话,那么我们连做人都不合格,何来学佛的内容? 在报纸上经常会看到有父母把残疾儿童扔了、不管了,这其实是不道德的。或许有很多理由和借口,这种人也只是暂时高兴,觉得解脱了,将来的良心永远不会平衡,因为做人不合格。如果做人都不合格,我们又如何能成佛呢?佛教有着很严格的标准,比如五戒、十善,再比如“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所以我们不需要再去学其它的传统文化,就自己的信仰,完全可以完善自我的道德修养。 一些现实中的佛教徒,装模作样地把佛法放下不学了,然后学别的东西,比如《弟子规》等等。而学习《弟子规》实在不能解脱。这是事实,做人肯定没问题。如果我们把那个学了,就会把佛法忘了;如果我们把佛法学了,道德和修养当然就会了。佛法是包容的,是圆满的信仰。它有道德修养,有足够的标准。我们只要能够去接受这个标准,也会理直气壮,从而足够证明佛教是圆满的信仰。
注:本文为静波法师讲法录音整理,未经校对,如有不当之处或有好的修改建议请您与我们联系。联系邮箱:396726064@qq.com
注:本文为静波法师讲法录音整理,未经校对,如有不当之处或有好的修改建议请您与我们联系。联系邮箱:3967260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