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助念应当是根据别人的意愿、真正的需求来完成。
我们不要人家没有要求我们,不欢迎我们,我们硬是要去,当然不行。或者人家要求我们,我们尽量找借口不去,这也不合适。
应该尽量做到有求必应。
别人要求我们助念,虽然自己做不到,可以暂时去找一找别人,发动发动信徒。比如说:“我特殊情况,实在是脱不开身,可以找一找其他的菩萨发发心,帮帮忙。”当然没有关系。我相信,大家应该知道:“我哪里是帮忙他啊?实在就是帮助我们自己。”这个账一定要算明白。就像有所谓的佛教徒跑到寺院里,耀武扬威地在那里大喊大叫:“这个寺院我捐多少钱……”甚至于骂骂咧咧。我说:“你是给谁捐呢?请你别闹了,你是在给你自己捐,你并不是给我捐的。
这个寺院不是我们的,我们是看寺院的,请你记住。你不要搞错了,我也不敢买卖,我更不敢不守规矩。我们当然不敢买卖,因为寺院不是个人的财产的,所以我必须把它看好、用好。看好、用好是我的使命和责任。所谓的看好、用好,就是装严道场之外,还要用它去弘法、利生,庄严人的心灵。这是我的使命和责任。如果你后悔捐献了,那么你可以拿走,更何况你真捐假捐我们并不知道。”真正捐款的人从来不会炫耀;而假装捐款的人却是沸沸扬扬、尽人皆知,好像自己俨然就是功德无量……这样的问题需要我们引导注意。
我们真正发心助念的菩萨们,应当受到恭敬和赞叹,应该是践行佛法的榜样。即使如此,我们也无需因此感到骄傲,感到自满,甚至感觉自己有什么了不起。
我们觉得,作为佛教徒实在是没有必要。因为真正学佛的人担当负责、简单低调,这才是有说服力的信仰。我们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呢?如果张狂和张扬,说明我们的我执和我慢没有改变和消化,那么又怎么可能往生、解脱、成佛呢?当我们被我执和我慢的两把锁给锁上了,等于被两个链子给拴住了,我们还能走得了吗?这一点,应当引起大家的注意。所谓的名缰利锁、自以为是,都是我们解脱的障碍。
佛教徒应该觉得安慰,并且要努力积极地推广助念这种功德佛事。
为什么呢?因为助念是我们信仰修行的所缘境,它是我们帮助别人,积累成就自己的善根、福德、因缘的佛法。因为这是发心的佛事,所以我们需要努力和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