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波法师:为执有者说空,为执空者说有!

佛法中的空和有是相对的言教:为执有者说空,为执空者说有!大家想一想,你执着这个有,说这个因果不昧,我告诉你,它也不是定法!有人会大吃一惊!因果是建立在世俗谛上的,而学佛是学真谛的!虽然真不离俗!否则,解脱无望!


比如说忏悔,有相的忏:“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我今佛前皆忏悔”!一般人需要这个因缘!还有无相忏:“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众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这样的忏悔是般若空性!能所没有定法,这是佛法的无相忏。如果没有一个定法,那么我们的心里将不再纠结,于是就解脱了我们自己的困扰。这,才是佛法的终极目的!这个终极目的,是佛教徒不可以忽略的!


四、讲好佛教自己的故事


讲好佛教自己的故事是不容易的!但我们如果用佛法的标准:无常、无我、解脱和诸法空相这样的内容,赋予自己担当责任和良知,去讲好佛教的故事,就一定会理直气壮!


(一)一个国师不吃饭的故事


佛经里有这样一个故事,说有一个国王的老师,号称自己不吃饭已经很多年了……于是国王把这个国师介绍给了他的王子。王子很聪明,对他不屑一顾,从来不把他当回事儿。但是,有一天,出乎人们意料之外的是,这个王子居然送给了这个国师一束花。所谓的国师自然喜出望外,因为王子从来也不把他当回事儿,因此他拿着这束花拼命地去嗅,以此表示感动和感谢。


但这束花里被下了一种泻药,结果这个国师很快就要排泄。国师于是说:“我要上厕所。”


王子说:“哎,你不能去。”


国师说:“为什么不能去?”


王子说:“因为你不吃饭,那你怎么能排泄呢?”


国王也说:“是啊!”


国师也说:“是啊!”


但是,过一会儿味道就出来了。为什么?王子是聪明的,他做了一个调查:那个国师在山上住,住的地方正好毗邻几个放牛人的住处,而那几个放牛的人每天都做牛酥酪——营养更好的东西,他每天都吃这个东西。所以这是一个江湖骗子,江湖骗子最后露出了马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