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落实临终关怀,转丧事为佛事
如果佛教徒把临终关怀落到实处,也就是让那些被关怀的当事人真正地受益于佛法,那么我们自己也一定是受益者。这个所谓的丧事还是丧事吗?当然不是丧事了,应该变成佛事了。可见,做佛事可以从临终关怀的助念开始,因为助念就是做佛事,所以佛教徒需要努力做好佛事。
佛法是可以用关怀和教育来服务现实人生社会的。
佛法应该就是这样的:关怀、教育人们,改变执着,改变烦恼,服务社会,服务人群,从而利益自己改变我执:修福修慧修解脱,念佛念法念僧伽。
以关怀来达成教育的目的,以教育来达成关怀的目的。
佛教徒需要同众生搞好关系,需要靠近众生。因为不靠近,所以没有办法利益众生成就自己的福慧资粮。况且人和人之间需要沟通和交流,只有这样,别人才会愿意倾听从无常、无我、解脱的建议。如果我们拒人于千里之外、高高在上,那么只能孤芳自赏,再好的佛法又有什么用呢?当别人能够向我们提出问题来,说明需要帮助解决问题,而我们也需要通过帮助他们解决自己的执着。
而一般人家里有了病危的亲人,或者料理后事,正是需要关怀的时刻。
如果家里的人去世了,那么谁会有经验呢?一般人不会有经验。亲人突然间没了,这应该是突发事件。即使一个亲人病的时间很久了,但是他辞世还是突发事件,我们一直也希望亲人能够活下来。虽然有人认为,亲人咽气了,也就是不遭罪了,但是无论如何,如果一个鲜活的生命突然间离我们而去,将永远再见不到的时候,那么对我们的心灵的撞击,应该是非常痛苦、非常震撼的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