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波法师:敬人者人恒敬之

待人好不是虚伪做作,也不是临时做做样子,待人好的心里,一定要在循序渐进、日久天长的过程中来养成。


这并不是说,我一高兴了,就待人好;我不高兴了,就不待人好,不应该是这样的情绪化。我们一定要坚持真诚对待他人,从而成就自己。这样的话,别人就会慢慢地能够感受到我们的真诚,那么别人回报给我们乃至更多的人,也应该是真诚。这个过程中,正是改变我们执着的福慧修行。


所谓“敬人者人恒敬之”,如果我们希望别人对我们好,那么就应该把希望别人待我们好的心转为对待别人好。


我们不要期望别人先要对我们好,如果期望别人对我们好,那么我们就由此转为先待别人好,这个辩证法一定要弄清楚。如此,慢慢地我们就是一个直接的受益者。我们先去耕耘,慢慢地再去收获。当我们认真耕耘的时候,正是一个充满勃勃生机的春天。


但是,我们在春天播种的时候,不是马上就会收获,需要经过一个漫长的夏天。如果我们栽一棵树,要几年甚至于更长的时间,才可能有所收获。请问:你为什么那么浮躁,那么急躁呢?所以让我们每一个佛教徒都要踏踏实实,从学着对待别人好开始。也许我们舍不得对待别人好,那么我们也就别期望别人对我们好。因为这是不现实的问题,所以我们需要积极主动地行动起来。


通过以上的探讨,林林总总,目的就是解决和改变我们的身体疾病、心理疾病,还有我们生命过程中的生死轮回疾病。而轮回疾病正是我们学佛所要解决根本问题。只有我们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的心理疾病、身体疾病和轮回疾病,才可以得到彻底根治,从而积累利他自利的福慧资粮,乃至最终成就我们解脱、成佛的资粮。


由此,这些疾病至少可以得到改变或者改善,原来我们病得很重,现在不会了。现在我们可以慢慢地把它化解、减轻,乃至最终痊愈,都是可能的。至少佛教徒更应该顾及到自己的法身慧命,因为一期生命实在短暂,我们没有办法,但是以法为身的法身慧命一定要去把握。


也希望大家能够把这样的改变自己身体、心理、轮回疾病的佛法的方法,同更多的人——与你们有缘的人,一起来分享。


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是佛教徒,所以要舍得同别人一起来分享慈悲和智慧。大家知道,法身佛叫毗卢遮那,翻译过来叫遍一切处,同时也可以称为得大自在。如果我们真的得到了自在,一定会少烦少恼观自在,一定会“无人无我观自在,非空非色见如来”。那个时候,我们身体的病、心理的病,乃至轮回的病,都是可完全可以解决的难题和困扰。

上一篇:静波法师:饮水思源,不敢相忘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