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看,我自己曾经有过经历,只是想用善心,一厢情愿地说自己度众生。当一个人来了之后,我努力讲的是佛法,讲来讲去,对方就是不往佛法角度探讨,还电话骚扰我,最后已经不是信仰了,甚至于是修养问题。对此怎么办呢?虽然可以交流对话,但是需要有棱角,需要有原则,需要坚持原则。我虽然只是一个出家人,但是不能忘失自己的身份,持续同别人无序的纠缠没有任何意义的辩论。我虽然是一个以和为尚的和尚,但是不能没有“六和”的标准。除了坚持,还有沉默。我要有棱角,也需要沉默。否则容易就把自己的身份给丢掉了。为了维护佛教的形象,保护自己的尊严,有时候我们还要有一点“方”,要有点棱角,如果没有这个棱角,那么开始选择的沉默,就会造成误会和误解。
有人说:“法师,我看你这脾气挺大的。”我说:“因人而已。”我们要有脾气,也需要没有脾气,法无定法。为了佛教的形象,为了保护自己,绝对的有脾气和没脾气,都是需要的。既然生土不二,那么佛教与自己不是两个,保护自己就是保护佛教。所以应当有一种使命感,见机行事,不是主动要去找茬,只是见招拆招。一个人不应也没有必要像公鸡一样,以同别人战斗为乐趣不是?请不要误会。
所以,发心如何才是非常关键。
因为我们已经发现了前车之鉴不远,包括我的同学,我们身边的很多人和发生的事情。那些脾气特别好的,一切都是行行行、好好好,众生当然欢喜,说:“师父真是慈悲……”隔了几年,你再去看这个师父没有了,已经不再是师父了!为什么没有了?可以说是因缘使然,于是让众生给度了,并没有度得了众生。我们不应该以出家或者在家为对错的标准,担当随缘、不忘初心就好。
极乐寺的很多历史故事,证明了就是这样的因缘。我们再去看自己身边的人,常常都是这样随波逐流。不必抱怨和评价谁对谁错?凡事必有因缘,各得其所。我们虽然有点儿棱角,没有关系,没有人理解只是暂时的,但是需要顾全大局,心里一定不要有嗔恨心,不要因此而执着这个本来就是幻化的游戏。虽然如此,但是我们依然努力:建水月道场,兴如幻佛事。从而感悟:所谓幻化人,非无幻化人,幻化人非实也。如此:黄花翠竹即是西来意,青山绿水也是古佛心。
佛教徒不应斤斤计较,需要算大账,不是算小账。为了共同的佛教大业,我们需要有一点点儿棱角,以此保护我们自己,也就是保护佛教的信仰,应该没有问题。同时也恰恰证明了我们的真实。现实之中,我们害怕那些所谓的好人、完人……菩萨乘愿再来,为了普度众生,哪一个不是留惑润生?当然,我们在此绝对不是暗示自己来历不凡,或者寻找一个漂亮的借口可以任性胡来,实实在在是为整个佛教的大局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