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波法师: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

现实中的人,可能就是因为没有做坏事,所以他就觉得:“我是佛教徒,我了不起了。”这是错觉,佛教徒不是这样子的,虽然需要从做好人开始!也有人说:“我做了好事!怎么样?”同样不一定是佛教徒!只有不去执着,而又能去做好事,那才是真正的佛教徒!既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同时也要“自净其意”!两者兼顾,中道圆融!有人说,太难了!那么,干什么又容易呢?这个故事一定要讲好,如果不讲好,那就容易盲修瞎炼!有人说“我是好人”,你是好人也不一定是真学佛啊!


六祖惠能大师对慧明说过这样的话:“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不思,并不是不去做,要去做,但不可以住着在上面。这就跟三轮体空一样,能施、所施、中间物,你不要住着!因为,了不可得!只有这个时候,说“我是佛教徒”才有意义!因为已经自在,愿意担当,不怕吃苦,也不怕吃亏,没有委屈。要不然,就会委屈,因为不平衡啊!而且心里分别执着,看到的都是不公平……要不怎么叫娑婆世界呢?所以解脱是学佛的关键!可往往又解脱不了!于是经常发牢骚,自己又痛苦,难免会患得患失。


佛教要超越得失的二元思维,当然很难。人性的弱点,不就是顽固的习惯性吗?什么叫轮回?就是惯性的结果!惯性让我们这样想,让我们这样做,让我们这样随境所转地轮回……或许我们身不由己,但是心可以由己啊!而如果心上又不作为,心猿意马,往往相信自己的分别心和肉团心,那又怎么可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