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是自己妨碍了自己,那么总应该自己管好吧?如果说别人妨碍了我们,那么我们为什么会去烦恼?我们是因为自己障碍了自己,所以每个人应该扪心自问:自己应当负责任。只有这样的反思和反省,佛教徒才是真正的学佛。有时候,可以证明:沉默是金,雄辩是银。我们不妨尝试一下,可以从中受益。
同时,也就失去了功德的利益。
如此,我们的学佛还有什么价值?如果我们自己伤害了自己,自己影响了自己,那么就一定会自己失去了学佛的功德利益。如果没有了学佛的功德利益,那么我们的修行也就毫无价值。
忍的功德,要比持戒的苦行更为重大。
忍辱是非常非常艰难的一件事情。尤其是嗔恚,在佛教界里用毒蛇来比喻它。人性的嗔恨心就像毒蛇一样。如果嗔恚把我们咬住了,那么生命和慧命就一定会中毒而亡。如此,我们就无法再做人,就会沉沦堕落。因为嗔恚把我们的心给咬住了,所以我们已经被嗔恚之毒所伤害。而每个人都愿意寻找理由被伤害,愿意中毒,愿意上当,愿意受骗。表面看起来,实在很奇怪。佛教徒在思考嗔恚的时候,应当清醒,要把握自己,不要被毒蛇所伤害。所以比持戒苦行更为强大、更为重要的修行,就是忍辱。
如果能够修行忍行,就可以被称为有力大人。
所谓有力大人,就是非常有力量的大菩萨。也就是说,“大人”这个词,原来是来自佛教的用语。大人,是相对小人而言的,也就是大菩萨。
如果不能够像服饮甘露那样欢喜忍受恶骂的毒害,就不能够称作有佛法、有智慧的人。
永嘉禅师《证道歌》里说:“我闻恰似饮甘露,顿入销镕不思议。”就是面对诽谤、诬陷、毁辱,自己能够像服饮甘露一样忍受着,并且由此当机立断顿入忍无可忍的能所双亡。在此,不但转化升华了难过的嗔恨心,同时还应该感恩那些冒着下地狱的危险,给你机会锻炼的人。如果没有他们,我们的法身慧命又如何成就?修行过程中,需要感恩那些伤害你的人。
这就是修行,这就是一种转物、转化,就如同《楞严经》所告诉我们的:“若能转物,则同如来。”如此,若被物转,还是凡夫。我们能不能转物?这是修行的关键点,也就是说,面对逆境、面对痛苦的挑战和考试,我们怎么样去消化?如果不能消化,就说明我们被隔在了这一边,那么还是烦恼和生死轮回。如果我们能够消化,那么就会突破。原来没有什么实在的忍辱、恶骂,既然没有这个实在的东西,那么我们就会坦然面对,我们又何必纠结和纠缠?此时此刻,就是一种对于烦恼和生死的消化,也说明我们的胃口,就是心里非常好和清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