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缘起
尊敬的上可下明老和尚,尊敬的各位前辈、各位法师:
因为我的学长允观法师的因缘,有幸来到我们所有天台宗的共同祖庭——国清寺,诚慌诚恐分享《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应该说,在我迈进国清寺山门的那一刻,我的心情是不平静的。因为我出家的寺院是哈尔滨极乐寺,那也是一座天台宗传承的道场(倓虚老法师所建)。回到祖庭的感觉是追本溯源,寻找祖师的痕迹。虽然非常遗憾,对于天台宗我却不甚了了,但是我愿意追随祖师的斑斑点点,充实我的法身慧命,但愿我一定不虚此行。
就是在昨天,我同上可下明老和尚交谈的时候,进一步了解了国清寺的历史渊源,让我振动和感动。原来有那么多的老前辈,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在这里坚守信仰的家园……实在让我无比的震撼,感受到了特殊年代留存的温暖。感动之余,我在想,佛法是代代相传的;在代代相传的过程中,有一种精神动力的延续,就是当年这些前辈们的人格魅力,或许他们从来也没有觉得自己原来是如此的伟大。因为有了这样的人格魅力,所以激励着一代代的人们,乃至我们的后来人,都会坚持沿着这样的足迹寻找下去。
虽然我在北京中国佛学院学习了几年,但是面对佛法真正的践行和感悟,我是惭愧和欠缺的。我仅仅是学了一点点知识而已,实实在在不敢班门弄斧。因为大家都是我的前辈,所以我心里惴惴不安,尤其是在这祖师的道场。只是盛情难却,勉强如古德所说的:“以有怯之心,登无畏之座;用木讷之口,释解颐之谈。”
作为经王的《华严经》,共有三种译本。其中《四十华严》,是新旧两译《华严经》的最后一品《入法界品》。
所谓经王,就是众经之王。经王里有一句话曾经使我目瞪口呆,让我记忆犹新。这句话是:剖一微尘,出大千经卷。为什么目瞪口呆?因为《华严经》的境界实实在在是太宏大了!佛陀最初说《华严经》的时候,没有人能够接受它,为什么呢?因为不契机,众生的根机未能达到相应。《华严经》的最后一品也称为《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当我在讲的时候,仍然怀有忐忑不安,的的确确是这样的心理。因为面对这样的道场,面对这样的氛围,面对这些老前辈,的的确确是我的第一次。如果我讲得有差错,那么一定请老前辈们给予慈悲指出并指正。因为我是后学晚辈,所以需要前辈的教诲和提携。
《华严经》中有“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即“百城烟水,童子南询”。善财童子从最初的文殊菩萨开始,到普贤王菩萨为终止。整个参学过程之中,无非告诉我们作为青年的学佛人,需要从广学多闻参学善知识开始:访道寻师,多闻多思。从而寻找一条自利利他的修行解脱乃至于成佛之路。
为了寻求佛法的真谛,本来应该如此。佛教徒寻求佛法的真谛之后应该做什么?其实就是告诉我们一定要身体力行,努力实践修福修慧。普贤菩萨行愿指的就是坚持践行:如说而行,去实证解脱成佛的光明大道。如果学佛仅仅停留在“说”,或单纯地“研究学问”上,那么必然是偏颇的,只是世间人的学问而已;他们或许只是为了自己的学位和利益,可能去研究、钻研。只是真正的佛教徒的目的则必须是:解脱,成佛。
佛教徒同世间人的价值观念,应该是完全不能等同的。如果视为等同,那么就容易忘记了学佛的方向和目的,如此就是忘本。如果忘本,那么穿着这身衣服就如“挂羊头卖狗肉”的不务正业,其实就是本末倒置。学佛需要说行统一,落到实处。
如此,我们应该想到四大名山给予我们的启示。四大名山有四大菩萨,其中五台山文殊菩萨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文殊菩萨骑着狮子,拿着宝剑,代表智慧,无所畏惧于烦恼和生死。所谓狮子吼,代表佛法的破邪显正,既然“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那么“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如果执着有所得,必然自私有畏,无法解脱成佛。可见,文殊菩萨代表学佛的根本智慧。如果没有这个根本智慧,那么就不会有普贤菩萨的方便慈悲。我们需要共识:因为有了文殊菩萨的空性智慧,所以才有了普贤菩萨骑着大象稳稳地、一步一步地前行:持之以恒、脚踏实地。
当然,我们也会考虑到:观世音菩萨的慈悲和地藏王菩萨的大愿,对于娑婆世界众生的殊胜因缘。而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因为有了佛法的正见的智慧,也就是感悟到了事物的真相——空性,所以观世音菩萨能够慈悲于众生。因为与众生同体,也就是契入空性,所以地藏王菩萨发愿:“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应该是这样的感悟。
曾经在年前,第一次到祖庭天台山,最初的目的是朝拜普陀山观世音菩萨。当我来到浙江的时候,突然间感觉应该到祖庭礼拜智者大师。为什么要去朝拜普陀山呢?我的这个想法,是缘于一个故事。
小的时候,曾经看到一篇文章,说蜀有二僧,一贫一富,两个人都发心要朝拜南海大士。有一天,穷和尚同富和尚说:“我想去朝拜南海大士。”那个富和尚问:“你凭借什么前往南海朝拜观音菩萨呢?”穷和尚说:“只凭一个吃饭的钵和一个盛水的瓶子就可以了。”富和尚说:“我这么多年来,一直都想买艘船驾驶着去南海普陀山,一直都没有去成,你就单凭钵瓶吗?”到了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参拜观音菩萨回来了。他把自己朝拜的经历告诉了富和尚,富和尚听了之后,面有惭色。
可见,学佛还是要去亲自实践,不要总是说有愿望,却一直没有行动。当然,在没有明白佛理之前,还是要去学习讲好我们佛教自己的故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