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里曾经说过:“吾人现前一念心性,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如果心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两中间,那么这个心到底在哪里呢?要知道“一念心性”就是清净心;而清净心是无所得的空性。如此,我们如何认识空性呢?在印度有这样的故事:
有一个国家的宰相非常有智慧,是一位全国公认的智者;当然也是一位最好的佛教徒。他经常唱的一首歌是:“所有的人都是瞎子,包括国王。”虽然国王心里不舒服,但是他知道宰相是真正的智者,自己也就没有脾气。直到有一天,宰相做了一个游戏:拿了一块布,包在自己的屁股和腿上,然后在王宫里走来走去……国王、大臣们都很奇怪宰相的举措,实在是莫名其妙,心里嘀咕:“宰相在干什么?是不是发精神病了?”宰相转来转去的过程中,大家都在疑惑。忽然间有人说:“原来宰相穿了一条裙子……”于是乎,宰相把包裹着腿和屁股的布解下来,缠到自己的头上。对此,人群中有人说:“宰相带了一顶帽子。”谁都知道,印度的帽子只是一块布而已。当宰相听到这句话的时候,他又把这块布解下来,把它围在脖子上。大家看了之后又有人说:“宰相戴了一条围巾。”
让我们来分析和探讨这整个的表演过程:有裙子、帽子、围巾吗?我们必须承认是有的。无论如何不能否定现实中的存在现象。如果我们否定裙子、帽子、围巾的存在现实,那么就是佛法中的断灭空。佛教虽然不承认自性,但是同样否定断灭空。因为空有相即,不二平等。面对现实中的裙子、帽子、围巾,是一种存在的假有、幻有,只是它的本质原本不过是一块破布而已。这就是:“有即是空,空即是有”的中道圆融。由此,我们不能否定曾经存在过的所谓的裙子、帽子和围巾;只是所有这些外在存在的表相,都是那块布空性表演的结果。这块布——空性就代表我们的清净心。我们说,这个清净心就是空性无所得。每个众生可以做天人,可以做人,可以做阿修罗,可以做地狱,可以做饿鬼,可以做畜生。我们的心决定着我们的业报。如果明白“梦里明明有六趣”,那么当下就是“觉后空空无大千”。由此众生与佛密不可分:菩萨只有度众生,才能成佛;如果没有众生,那么菩萨永远不能成佛。
如果有人说:“我想做佛……”那么你就去耕耘慈悲和智慧好了。你如果能够面对现实觉悟,就是能够面对而不执着事物存在的假相,比如裙子、帽子、围巾,从而认识到本质空性的布……也就是所有的假相都不执着而又面对、接受,那么你一定可以做佛。只是我们真的能吗?无始以来的业力招感,无始以来的习气使然,我们已经习惯于执着。若然不执着了,我们恐怕会感觉到人生很茫然,甚至于觉得人生很没有意思,从而变得非常非常不习惯。于是乎有人质疑我们吃素会不会习惯?独身是不是有病?殊不知人生除了物质享受,还应该有精神需求,更应该有生命归宿的信仰探索……
佛教徒因为有信仰,所以有办法调整和面对烦恼和生死的困扰、束缚。当感悟一心可以具足十法界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如果能够突破肉团心、妄想心,成就清净心的时候,也就是与事物真相空性相应的时候,那么我们一定是解脱自在的,一定会从烦恼和六道轮回之中彻底走出来。这应该是可以通过修行完成的内容。虽然是不易甚至是艰难的,但是却是充满希望和光明的尝试。只是一般人并不愿意从惯性的思维和行为中走出来,佛教于是以为这应该是业力牵引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