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能够于心和境(也就是能和所),体认自性无所得,透过现相去看本质,“青山原不动,浮云自去来”。
自性无所得,没有实在性,二而不二,看起来是两个,其实它不是两个,是一个,平等。当我们看到本质的时候,青山永远都岿然不动,而浮云任它来来去去!所以我们应该首先学习坚固的山,然后任其白云来与去,心里不为所动!
只是我们无始劫来,习气毛病使然,迷真逐妄,背觉合尘。
这就是所谓的业力惯性使然!因为它使我们迷失了那个山,追逐那个云,背离了觉悟,执着得失(患得患失),执着生死;如此,我们又怎么能不轮转呢?生死、得失面前,我们能不为所动吗?
所以于心于境都是幻化不实。所以在心上,在境界上,原本都是不实在的!都是幻生幻灭的,不是实有,即“纵灭一切见闻觉知,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
就是我们现在躲起来了,什么都不看,什么也不听,然后就觉得自己有功夫,如如不动;《楞严经》告诉我们说:“犹为法尘,分别影事”,这还只是一个听没有而已;佛陀就讲中道圆融,是在有上感悟到没有,在没有上去面对有,所以我们今天学佛极端,没有抵抗力!不得随缘自在!
如莲池大师《楞严摸象记》说:
“本心似镜,法尘似物,内之所守犹为明镜中所现之影而已,先德云:‘学道之人不识真,只为从前认识神;无量劫来生死本,痴人唤作本来人’。”
什么意思呢?
所谓“本心似镜”,本来面目的清净心,如同镜子一般。
所谓“法尘似物”,所谓色、声、香、味、触、法,都是心的造作影像,好像是实在的。
所谓“内之所守,犹为明镜中所现之影而已”,自己总是一厢情愿地认为是对错的观念,其实都是相对的假相!“犹为明镜中所现之影而已”,无论有与没有,都不是事物的真相,是六十二见轮回的根本!
所谓“先德云:学道之人不识真”,古德说:学佛的人不认识真的。
所谓“只为从前认识神”,只是因为从前认识的分别意识,以为有一个定法。
“无量劫来生死本,痴人唤作本来人”,我们总是认为这就是本来,是定法;就像一个人坐在那里,什么都没有想,那么他是木头,根本不是活人!更谈不上解脱了!
因为识神的内在是生死、轮回的根本。
我们守在那里,还是不自在!
此幽闲埋没古今多少苦苦修行的人。
这种所谓的逃避现实,躲起来、不担当、不负责,误了多少英雄豪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