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边有三个比喻,第一个比喻是,比丘守戒,就好像牧牛的人一样,要用净戒的棍棒看管五根。
出家人守戒,就像牧牛一样,拿着棒子看着牛,如果离开了这个范围,那么他一定要去制伏于牛,让它回归心里,或者用绳子把它牵回来。那么这个棍棒,指的就是持戒,一定是强制性的内容。持戒应该是强制性的自我管理。
不要让它放逸而侵害他人的庄稼。
如果我们的牛吃了人家的庄稼,那么这个我们要赔偿。这里用了一个很好的比喻。
此处的苗稼即是指功德善法。
如果心里放逸了,离开了无住生心的根本,从而被外境所困扰和束缚,那么就一定会伤害我们的功德善法,不能解脱自在。其结果必然是:损人并不会真的利己,单纯的没有做坏事,或者只是做好事而没有智慧,同样不是真正的学佛。学佛应当是:只有福慧双修,才能功德圆满。
如果不具备或者伤害了我们的功德善法,那么凭什么解脱?凭什么往生?凭什么成佛呢?我们就没有解脱的资粮了。佛教徒一定要清醒,一定要持戒,一定要看管住我们自己焦虑不安的心,不看管住心是不行的。我们每个人,尤其在孤独的时候,常常会没事找事,无事生非,惯性如此。比如,居士在家里待着没事,给这个人打个电话,给那个人打个电话,让他们到自己家里去。刚开始的意愿是凑在一起探讨佛法,说来说去事与愿违:不是充满是非,就是邪见污染,最初的发心早已经没有了,虽然还是要强词夺理,却往往是个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