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勇猛精进,说:“我谁都不理,我就一心念佛……”看你能念多久?你是念不了多久的。我们必须要慈悲,要持戒,要利益一切众生,才可能把佛号念得功德圆满。不然,我们根本就做不到这一点。有人把眼睛一闭,说:“我谁也看不见。”那是因为你不敢看,你消化不了,你有障碍和烦恼。所以,这个佛念的质量不够高。
我们作为一个佛教徒,必须面对现实人生:不是逃避,是随缘面对,是积极,是进取,是转化,是升华,是结缘。否则,出家人就都做自了汉,不应该去弘法,也不应该去利生。因为在弘法利生的过程之中,最大的受益者是我们自己!我们应该清楚这一点,要算大账,不要算小账。利益别人,真正的受益者是我们每一个人自己,这是不白做的,所以不要觉得很冤枉、很委屈,没有冤枉和委屈。这就是大乘佛教的利益众生。
在探讨了平等布施而不分别怨亲亲疏、不念旧恶之后,佛陀又提醒我们贪着五欲的过患。
所谓不念旧恶,不要去耿耿于怀地考虑别人曾经对不起我们。在此之后,佛陀又提醒我们:五欲是不可以贪婪的,因为它会毁了我们的法身慧命。五欲是永无止境的,我们今天得到了,明天可能还有更高的追求,不可能知足。有人说:“我知足了。”那不可能。我们人的心性是贪嗔痴,如果没有贪嗔痴,这个人在现实中被认为不正常,是傻子。真正的知足是行动,而不是语言。
就像社会上有不了解佛教的人,看见我们学佛人,甚至出家人,说我们是傻子。但是,如果这个世界上多了这样的一些傻子,那么就会少了很多的争斗矛盾,又有什么不好呢?恰恰是如果社会上没有了这样的人,那么恐怕就更可怕了。如果彼此尔虞我诈、互相蒙蔽、欺骗,或者互相争斗,我觉得那就麻烦了,连希望都看不到。我想,至少作为潜移默化地传入中国两千多年的佛教文化,影响了我们这个民族的思想和行为……梁启超先生曾经有过佛教贡献给汉语词汇三万五千多条的研究结论,应该值得我们珍惜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