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解铃还须系铃人。”情绪是自己的,就必须要靠自己去化解。
自己生气、发脾气,我们自己不化解如何?虽然别人告诉我们不可以生气,但是我们非得要坚持生气,那么别人拿我们有什么办法?只有我们自己觉得:“实在不值得生气”,那自然就不生气了。可是我们很多人已经习惯了,不生气就觉得自己很窝囊、很没面子,所以硬着头皮去生气,生气来、生气去把谁害了呢?把自己害了,把同我们有缘的人也害了,我们忽略了这些现实问题。
自己觉得很懊恼、很懒惰,就要去调整情绪,就要去变得勤劳;自己觉得萎靡不振,就要打起精神。
儒家的《中庸》和《大学》里说:君子慎其独也。人性更多的时候,具有双重人格,为什么呢?面对别人的时候,我们常常会说一套做一套;面对自己的时候,我们就找借口懈怠,另一套就来了。所谓“君子慎其独也”,在我们独居的时候,也需要去把握自己,但是能不能保持自己在大庭广众之下的标准和样子呢?确实很难,因为我们会找借口让自己不这样。所谓君子,佛教徒不应该首先做君子吗?应该是这样。
如果觉得自己的信仰是有说服力的、很神圣的,那么我们今天就有理由、有义务去负起责任来。不然的话,说一套做一套,就是没有说服力。久而久之,谁都不会再相信我们的信仰了。更何况,我们也需要给自己准确地定位:我也要说这样的话。为什么呢?因为你是在家的佛教徒,我是出家的佛教徒,在家的佛教徒要对家庭、社会、信仰负责任,出家的佛教徒要对自己的信仰、自己所居住的寺院和信徒负责任,当然法律和道德不可回避。可是现实中的一些佛教徒的言行却并不一致。
在授菩萨戒的时候,我们经常会提醒菩萨戒弟子:你是在家的菩萨,要对你的家庭负责任,所以你可以有妻子或丈夫。但是,有的居士还在打电话同我说:我的老头或我的妻子不答应我……你同我说这些干什么?我早已同你说了,你还在向我说这个,有意义吗?你又不聋、不傻,明明知道自己的定位是什么,那就要对自己的位置负责任。你既然不负责任,又要向我倾诉,请问:“你是和尚吗?”“不是。”“你是居士吗?”“是。”请你负责任,如果负责任,满天的云彩都会散了?否则,如果你不负责任,那么社会和家庭肯定不能接受。
我们现实中的一些人不想负责任,就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自利,其实是强烈的我执在作怪。学佛而有我执是不能解脱的,但是我们却忽略了;我们寻找借口、寻找理由,强词夺理硬说自己能解脱,那不就是自欺欺人吗?这个问题也是需要很多佛教徒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