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波法师:慈云忏主《净土文》释义第九十九讲

所谓“池中莲花,大如车轮”:意思就是:极乐世界的莲花非常之大,娑婆世界的莲花却是很小。我们想告诉大家的是:因为莲花是出淤泥而不染的,所以佛教用莲花来做比喻。其实就是让我们超越我们现实的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淤泥就是执着、烦恼、挂碍、生死。佛教徒只有转化、超越、升华,才能成就往生佛国净土。不然的话,我们自以为是的莲花,坐上去试试?当然会陷入而不能自拔。这只是一个比喻,表示学佛超越执着、烦恼、生死。不但超越有而不住,而且还要超越空而不碍有。如果有人说没有了,那么落入偏空、顽空,那么我们还是要超越空的。莲花就是超越于空水和泥有的。缘起性空不执着,就是不要执着于有,从而不住于有;性空缘起要负责,还要超越于空而不住于空。我们应该明白,原来莲花是这样的意思。我们能够学习做到同莲花一样的境界吗?虽然很难,但是可能。
我们很清楚:更多的人,包括我们自己昨天所做的法会,不应该是不宁静如何致远呢?这是佛教心形象和尊严吗?当然不是,这应该是市场。说句不好听的话,佛教徒需要最基本的道德修养,总是有人不去考虑信仰和别人的感受。如此,我们的往生西方,好像是开玩笑一样的故事。我们现在探讨极乐世界,探讨《净土文》,其实就是需要扪心自问。如果佛国净土如此微妙殊胜,那么为什么自己做不到呢?为什么会心有余而力不足呢?因为我们没有去努力,所以往生净土只能是一厢情愿。
所谓“常作天乐”:常常有天人为大家演奏音乐。
所谓“常有种种奇妙杂色之鸟”。意思就是:极乐世界有很多种鸟类。这些种种奇妙的鸟类,除了奇特、微妙,而且的颜色又是种种的杂色,就是非常好看。有人问了:“这个阿弥陀佛极乐世界怎么会有动物呢?”它是阿弥陀佛欲令法音宣流变化做。它已经不再是我们单纯地看到什么就是什么。现实之中,虽然我们往往相信我们自己的的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意识的错觉,但是我们想告诉诸位的是:这就是上当而已。


注:本文为静波法师讲法录音整理,未经校对,如有不当之处或有好的修改建议请您与我们联系。联系邮箱:3967260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