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波法师:从《心经》、《普门品》到《大悲咒》感悟人生 第四十一讲

“在人生的过程中,如果能够清楚、明白‘四要’,就会明确自己修行的方向,并且可以获得解脱自在。”

为什么呢?因为《维摩诘经》告诉我们:“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只有我们面对现实,才能练习不执着;只有我们不执着现实,才能更好地修心;只有我们更好地面对现实,才能练习自己的不执着,最终会成就:“随其心净,则佛土净”,我们的佛国净土会由此而成就。
希望佛教徒能够从自己的心里去耕耘、努力。否则,如果是心外求法、心游道外,那么难免是外道行为。当我们还没有抵抗力的时候,向外寻找会迷失方向。如果我们有抵抗力,那么可以向外边看因为需要恒顺众生,或者修行的所缘境,所以该看的看,不该看的不看。
三、从《普门品》谈如何自助助人
《普门品》是《妙法莲华经》的一品,主要是叙述观世音菩萨如何利益众生,如何大慈大悲的。前面的《心经》也是一样的道理,主要是说观世音菩萨怎样践行智慧到彼岸,从而改变我们的局限、烦恼、生死、轮回,需要心里不执着:“照见五蕴皆空”。每一个人最大的敌人绝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自己。因为忽略了这一点,所以我们总是戴着有色眼镜去关注世界。观世音菩萨则不然,他是回光反照、扪心自问,首先是“照见五蕴皆空”的“度一切苦厄”。《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给我们提供了修学的范例,应该就是修行的下手处。
“在《楞严经》中有提到,观世音菩萨在无量劫以前,修行得到耳根圆通。”
《楞严经》二十五圆通中,有观世音菩萨的耳根圆通。